1 / 7
文档名称: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的控规整合实践探索.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的控规整合实践探索.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1 2022/2/1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的控规整合实践探索.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的控规整合实践探索
在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依然不可
替代。多数城市在动态渐进实现控规全覆盖的过程中,存在着规划不
协调、不统一、规划布局合成谬误等问题,在“多规合一”的进程中
需进一步作的基础。
(2)突出规划联动、多规合一,铆定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针对空间布局不协调问题,规划编制过程中,一是强化与XX市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储
备规划等规划进行协调,在城镇开发边界内进行建设用地布局。
二是强化与在编的新一轮XX市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构建功能
单元、管理单元、街坊、地块四级管控体系,系统落实总规关于定位、
规模、三大设施(公共服务、市政公用、道路交通)、控制线等刚性
控制内容。同时,依据总规,落实新理念新要求,对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交通设施、道路竖向、开发强度等主要专项内容进行系统整合。
三是与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肉菜市场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保障专项规划提出的设施落地。
(3)突出分层编制、分类管控,加强规划弹性和适应性
借鉴武汉、佛山等城市经验,通过分层编制控规应对规划刚性过
大、弹性不足的问题。将总规通过发展单元传导的规模、设施、四线
等强制性内容,以法定图则形式在管理单元、街坊层面进一步深化明
确;对具体地块的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控制要求,以详细图
则形式进行表达,作为指引性控制内容。
具体地块的指标,可结合开发诉求,在满足总量平衡、用地兼容、
容积率调整符合既定要求等规则前提下,进行合理调整。
针对用地控制的不同要求,在用地控制手段中分别采用实线控制、虚
线控制、点位控制、指标控制和条文控制等方式进行分类控制。“实
线控制”是指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等作出强
制性规定原则上不得更改,地块未特殊注明时均为实线控制。
“虚线控制”是指地块的位置、建设规模及设施要求不得作出更
改,在地块细分或下位规划落实时对地块的边界可略作调整。
“点位控制”是指在保证设施规模前提下,在地块细分或下位规
划落实时对地块的位置可在同一街坊内进行调整。“指标控制”是指
地块的控制指标不得改变,在地块细分或下位规划落实时其用地的位
置和范围可以通过下位规划落实。“条文控制”其它通用性的控制
要求和规定。
(4)突出因地制宜、保障实施,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由于建国后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XX省战略后方建设,XX市区
国有企业数量多、占地大,“企业办社会”的情况较为普遍。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转型,一些国有资产不同情况存在利用率不足、
闲置空置等情况。鉴于此,规划对存量荒废的国有资产(如废弃的国
营厂房、市场、学校、国有权属用地范围内的边角地、插花地等),
进行详细现状摸查并整理建库,在规划中作为“白地”进行控制。
规划确定“白地”控制要求为:
1)建筑质量较好的,对其建筑进行改造利用,优先用于社区级
文体设施和社区管理用房;
2)建筑质量较差的,考虑对原有建筑进行拆除,优先用于小绿
地、小广场的建设;
3)现状有较大空地的,地块视具体情况用于其他设施并考虑停
车场建设。
同时,注重结合规划管理实际,构建规建管一体化的工作技术框
架,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一方面,利用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