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
第九章 冷热疗法
【教学目的】
,热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热疗的方法
【时间安排】
4学时
【教学重点】
、腹股沟;扁桃体摘除术后可置于颈前颌下以预防出血。
② 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如皮肤苍白、青紫或麻木感,立即停止用冷。
③ 高热降温者,℃以下可取下冰袋。
2)冰帽与冰槽:用于头部降温,防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细胞的损害。
(2)全身用冷:
l)乙醇擦浴:主要通过蒸发散热,用于高热病人降温。
① 常用27~37℃,25%~35%的乙醇100~200ml。
② 擦浴前置冰袋于头部,以减轻头部充血引起的头痛,并有助于降温;置热水袋于足底,以避免病人出现寒战与不适,并可减轻头部充血。
③ 以拍拭方式进行,不用摩擦方式,因摩擦易生热。
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
④ 在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等处,应适当延长拍拭时间,以促进散热。
⑤ 禁忌拍拭后颈部、心前区、腹部与足底等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⑥ 随时观察病人情况,若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应立即停止,并及时联系医生。
⑦ 擦浴后30分钟测量体温并记录,降至39℃以下可取下头部冰袋。
2)温水擦浴:主要通过传导散热,操作方法同乙醇擦浴。
第二节 热疗法
一、目的
(l)促进浅表炎症的消散与局限:热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与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在炎症早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与消散;在炎症后期用热,可促使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
(2)减轻深部组织充血:用热使体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因此深部组织血流量减少,从而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3)缓解疼痛:用热可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提高疼痛阈值;消除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松弛肌肉、肌腱与韧带组织,解除肌肉痉挛,从而缓解疼痛。
(4)保暖:促进血液循环,对用于危重、小儿、老年及末梢循环不良病人的保暖。
二、禁忌证
(1)急腹症未明确诊断前:以防用热后疼痛缓解,掩盖病情而贻误诊治。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该处血管丰富,与颅内海绵窦相通,用热会使血管扩张,导致细菌与毒素进人血循环,使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与败血症。
(3)各种脏器内出血: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脏器的血流量与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加重出血。
(4)软组织扭伤或挫伤早期(24~48h内):用热后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重皮下出血与肿胀。
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
三、影响因素
(1)用热方式:湿热比干热疗效好。因水比空气导热性能强,渗透力大。所以在使用湿热疗法时,水温须比干热疗法低。
(2)用热时间:一般为10~30min,时间过长可引起不良反应。
(3)用热面积:热效应与用热面积成正比。大面积用热可引起全身反应。
(4)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也影响用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