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章供水资源水质评价?水资源质的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很重要一个方面。?水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的前提就是对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进行正确评价,水资源的质与量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本章主要就有关水质的内容进行论述。?水质指标体系及水化学?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与评价?工业用水水质评价?农业灌溉用水水质评价水化学(hydrochemistry)? 研究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化学成分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和演变的学科。? 研究的内容包括水化学成分分类,在自然条件下和人为活动影响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过程,水质评价,水质分析和监测,水质的动态变化及其预报等。《水化学(第2版)》以化学原理为主线,较全面地介绍了水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与实例。 水质指标体系与水化学水中杂质根据其尺寸常被分为以下几类:(1)悬浮物(2)胶体物质(3)溶解物质水中的杂质分类??水质指标常被分为以下几类:?1 物理指标:(1)感官物理性状:如浊度、色度、水温、透明度、臭和味等(2)放射性指标:α、β放射性等(2011年3月28日...东京电力公司27日上午曾宣布2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积水中碘-134放射性活度达每毫升29亿贝克)(3)其他物理性水质指标:电导率、固体含量、密度、蒸汽压等?2 化学指标:(1)一般化学指标:pH、BOD、COD、酸度、碱度、TOC、氧化还原电位、硫化物、二氧化硅等(2)有毒化学水质指标:重金属、氰化物、农药等?3 生物学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病毒等。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与评价?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历史沿革?(1)1954年我国卫生部拟订了一个<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草案>,有16项指标,1955年5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十二个大城市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部管理生活饮用水的法规。?(2)1959年经国家建设部和卫生部批准,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3)1976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饮用水标准,共有23项指标,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编号为TJ 20-76),经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批准。?(4)1985年卫生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修订,指标增加至35项,编号改为GB 5749-85,于1986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5)2001年6月7日卫生部正式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号),自2001年9月1日起实施。?(6)2006年对GB 5749-85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扩展为4大类106项指标,即GB 5749-2006,2007年7月1日起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号)?《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我国与其他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比较?1、美国饮用水与健康咨询(-1996)(第一类饮用水标准)(表4-2)?2、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WHO)(表4-4)?饮用水水质评价(1)水的物理性状评价无色、无味、无臭,不含可见物,清凉可口根据色、味、臭、悬浮物可初步判断水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