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李清照诗词赏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8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清照诗词赏析.docx

上传人:小雄 2022/2/19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清照诗词赏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清照诗词赏析
李清照(1084-1151? -1155年?),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 南)人,是宋代南渡前后重要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女词 人。她的词属正宗婉约一派,但又独具艺术风格,在词史上独树一帜, “不独俯视巾帼,直见,想离情别恨 难穷。”写的是牛郎织女久别难逢的愁恨,实际是诗人借这一神话故事来 表达自己与丈夫离别相思之苦,所以说:“正人间天上愁浓”。但她并未直 接说出,而是用侧面间接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更显韵味幽深。又如《凤凰 台上忆吹箫》,写她对明诚的思念,颇有浓蕴情致、储蓄婉曲之妙。其词 说:“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她十分害怕离别,这其中有着 多少难言的苦衷,作者想说而没有说出,这引而不发、欲吐还止的手法, 给读者造成思想上的悬念。接着说:“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究 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消瘦呢?作者又没有直说,绕了一个圈子,这就进一 步使读者进入一种欲知不能即得、欲罢又不能止,从而陷入反复探索寻味 的心理状态之中,引起感情上失宕起伏的波澜。《云韶集》卷十说:",新 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笔致绝佳,余韵尤胜。”词末说自己相 思之苦不为人知:“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 添,一段新愁。”只有流水同情我的相思之苦,婉曲地表现自己的孤独, 暗喻世人之无情,说得何等凄清!而“凝眸处”两句更给人留下韵味无穷的 遐想。这种徐舒反复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白 雨斋词话》说:“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司空图《诗 品集解》说:“文章之妙全在转者,转则不板,转则不穷。如游名山,到 山穷水绝处,忽又峰回路转,另有一种洞天,使人应接不暇,则耳目大 快!"
新颖独到的比喻。亚里斯多德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记。”作家秦牧把 比喻看作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语言艺术中的花朵。”一首好的诗词,往 往因善用比喻,而传之不朽。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李煜《虞美人》),“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而李清照的成功恰是善用新巧的比 喻,这里仅举“从比黄花瘦”为例,过去以花比美人的例子层出不穷,如“美 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 歌》)。还有以梅花、棠梨、花蕊喻人消瘦。宋程垓《摊破江城子》: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高九万诗:“晓风不定棠梨瘦”,戴复古诗“雨 寒花蕊瘦”,但从未见过以菊花喻人消瘦。黄花是美丽的,它似象征着女 子的美貌。而将如花的女子因相思而憔悴消瘦,比之为秋月西风中霜打寒 袭的黄花,就易使读者对她产生特有的同情,从而使作品具有别致新颖的 艺术魅力,受到世人的称颂。《诗辨地》卷四说:“黄花比瘦,可谓雅 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
巧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人格化,曲折回环地表现作品中主人公 的思想情感,使诗词韵味更浓烈,揭示主题思想更深刻,是诗词创作中常 见的一种手法。清照在抒写情怀时,特别善于运用拟人化这一手法,如写 秋日泛舟游湖,她不直接说出对大自然风光的喜爱,而说“水光山色与人 亲,说不尽无穷好”,是“水光山色”极富有人情味,与她亲近,不忍让她离 去。又说:“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