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文档名称:

新课标高考选修经济学常识专题四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7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课标高考选修经济学常识专题四课件.ppt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课标高考选修经济学常识专题四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
天津一中
于芳
第一框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
情境一:P59探究
提出问题:?
?

★扩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以自由贸易代替国有化好食物配给制;
(3)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情境二:P60探究
提出问题: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带来哪些变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1)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恢复了国民经济;
(3)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二、列宁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情境三:P61探究
提出问题:苏俄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吗?
。但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一直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后号召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
情境四:P62探究
提出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列宁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作用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列宁先是提出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后又进一步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
、货币、价值规律等问题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把这些变化看成是为解决当时所面临的困难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热点透析:
2007年是“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90年前,帝国主义列强为了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国内外反革命相互勾结对新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为夺取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在残酷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随着条件的改变,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工农联盟出现裂痕,带来了1921年春的危机。
为扭转这一局面,苏俄自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分析点拨:
:
(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以自由贸易代替国有化好食物配给制;
(3)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1)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恢复了国民经济;
(3)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练习题:
1.◆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在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苏联(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实施的目的。你是如何认识“必须再退,再后退”的?
答案:
(1)经济政策的变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2)实施的目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除战争需要外,主要目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恢复国家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前者是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后者是采取间接迂回的或“改良主义”的方法。
(3)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列宁认识到商品货币关系不是一下子能消灭的,它必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只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才是无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社会,因此,“必须再退,再后退”,退到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来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4)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使俄,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