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孔子“正名”思想总释.doc

格式:doc   大小:4,84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孔子“正名”思想总释.doc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2/2/20 文件大小:4.7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孔子“正名”思想总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孔子“正名”思想总释
孔子“正名”思想总释
摘要:孔子“正名”论由来已久,其不仅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更是先秦诸子百家名辩之开源。因孔子“正名”一说中阐述不甚详尽,由是自孔丘后各家各派学者于“正名”理解各有千秋,自在情理。礼亦异数”(《汉书·艺文志》)。不仅如此,除了祭祀惨败要符合礼仪身份外,家庭父子之间更是要守礼。孔子反对违礼,僭礼。《论语·阳货》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孔子所奔波号召的就是维护这种人人守礼的现象,这样诸侯割据不会出现,男有分女有归天下大同的社会氛围才能得以实现。
四.“正名”即“正名位”
王恩来在其论文《孔子“正名”考》中说道:孔子所说的“正名”,意思很简单,就是要求获得相应的职位或授权,以便名正言顺地履行职责。用司马迁记孔子的话说,即“为之必可名”。
我们知道孔子在驾着牛车四处漂泊,为的说通俗浅薄一些是名位,根据史料他在很多国家都提
出过名位名誉的要求。 王恩来《孔子“正名”考》 《国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唯器与名不可假人”(《左传·成公二年》)在这里孔子将名位视为执政的要件。孔子认为礼器与名位是不能随便赐予的,他反对随便将其赐予给实际权力和责任不相匹配的人。而以孔子的才华,孔子在其奔走的过程中无疑只是需要寻求一个正当的名位来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施展手脚,维护周礼,是所在之国强盛。
五.“正名”即“以名正名”
目前关于“正名”的经典看法在胡适的《先秦名学史》中都有提及。胡适的《先秦名学史》写于1917年,1922年在纽约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于1919年在北京出版。这两本书都是胡适早期思想的代表。胡适的《中国名学史》是以西方逻辑思维展开对于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重要著作,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先秦名学综论的专著。
胡适认为孔子的“正名”是社会和政治的改革问题的核心。因而也可以说,孔子把哲学问题看作是思想改革的核心。孔子的名不正言不顺实际上是说没有思想的确定性和规律性,就不会有道德及和谐的生活。
孔子在《易经》中,孔子发现了一套表明天地万物的错综复杂的变化的符号。孔子在对《易经》的研究中确切地吸取了这些教益。胡适说:按照孔子的逻辑,一切活动,器物和制度都来源于“象”或“意象”,除非凭借现在据以知悉的我们的活动、器物和制度的名,是不能被发现,也不能被理解。在《易经》中,“像”是人们注意或感知到的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用某种符号表示的、或者在某些活动、器物中所能认知的意象或者观念。因此正名意味着使名的意义按照它们所体现的原有意象而意指它们应该意指的东西。当名的意义和它们的原来的意象是一致时,名才是“正”的;名正,则“言顺”;否则,“事不成”。
六.“正名”即“以名正实”
虽然孔子没有明确地提出“名实”这一问题,但他的“正名”思想已经深刻地论及了名实关系,即区分了名和名相应的对象,如君名与为君之人;主张名实之间必须相符——“名正”,不相符则是“名不正”。
和胡适所论述的以名正名学说所不同,冯友兰注重于名实关系。“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如‘君’之名之定义之所指,即君之所以为君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君字乃指事实上之君,下君字乃指君之名,君之定义。臣父子均如此例。若使君臣父子皆如其定义,皆尽其道,则‘天下有道’矣。”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也就是说要以君臣之内涵来框定君臣之做法,不符合名的做法都是不提倡的。
从这个角度看,我因此提出这个总纲性质的解释。孔子在我看来因而是个保守的唯心主义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论述思想中,是以名正实的,即又君子命名,而社会按照君子制定的名来反省改进自己,使自己不逾矩不非礼。这个解释可以算作是逻辑上的一个简单的解释。孙中原《中国逻辑史( 先秦) 》说:孔丘所谓“名正”( 名词概念正确) 主要就是要求名称与实际一致, 名实相符,即语词、概念与其所指对象一致 孙中原:《中国逻辑史( 先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第27 页

七.“正名”即“褒贬政治人物之名”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明在《儒家的历史形上观——以时、名、命为例》中说道:正名的方式,除了在政治实践中对己对人都要有规矩外,对孔子来说,还能通过对政治人物的褒贬评论来影响实际生活。董仲舒说:“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秋》之“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 就是“ 正名” 的行为,即从价值规范出发所作的告之后世的评论。
我们知道,名与实有关,即名声根据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