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张瑞敏:海尔文化一年孵化600亿元
-海尔集团唯一可以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资本便是速度优势
-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
一个负债147万的集体小厂,用17年的时间一跃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达到了年营业额600多亿,实现了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零运营资本的三个零目标和管理的扁平化、网络化、信息化三化原则,这就是海尔。作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跨国公司之一,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那就是以海尔企业文化为基础的海尔品牌。
否定自己的过去,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与许多企业相比较,海尔员工的收入并不很高,但海尔员工创造性的工作热情却是别的企业无法相比的。究竟靠什么激励员工们去不懈奋斗,去创造新的成功呢?靠的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靠的是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我们通过树立员工的敬业报国价值观,并将之体现到企业制度中,反映到员工的工作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应付事变的方式等企业作风中。报国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精华和最后归宿。
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企业界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搞好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如何站稳脚根,与狼共舞?如何走出国门与世界经济接轨?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员工的名牌精神,逐步产生了既有世界最新管理理念,又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海尔企业文化体系。
海尔集团的工作作风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员工们都说,这八个字体现了海尔的市场观和服务观,也浓缩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力量。海尔集团唯一可以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资本便是速度优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开发潜在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将研发、生产、销售环节的时间缩至最短。海尔的科研人员一直坚持这种观念:要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过去,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1998年,海尔平均每天开发一个新产品,,是中国企业获得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1999年申请专利2023个。
多元化扩张: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塑造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培育创新精神是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一大特色。海尔文化把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即价值观,也是海尔集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海尔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能够让员工认同的价值观,该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创新。正是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海尔集团实施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国内外市场上不断有创新之举。
“先难后易创名牌”,通过过硬的质量开辟了拓展国际市场的新思路;“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
”,表现的是在创造市场方面采用的是“标新立异”战略,通过观念的创新,并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身,改变的是事物的看法;海尔以“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地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从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进入到电视机等黑色家电领域,现在又进入到被国外称之为米色家电领域的电脑行业。创新的资源论认为:不在于企业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了多少资源。
再如“斜坡球体论”———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以这一理念为依据,海尔集团创造了“OEC管理”———海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