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农业供给侧改革正途.doc

格式:doc   大小:11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业供给侧改革正途.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6/9/29 文件大小:1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业供给侧改革正途.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业供给侧改革正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植结构,顺应市场适当减少产量,并非降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务必吸取前几轮结构调整的教训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结构性改革,2016年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随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这是党中央在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后作出的重大决策。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完成了总量任务,但是也隐含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即总量与质量、品种与结构、成本与效益、需求与资源。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区域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关键点近年,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拉动了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然而中国自然资源禀赋不足,光热水土资源配置错位,这造成了中国南水北调、北粮南运的格局关于总量与质量问题。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按照现有人口、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目标要求,农产品总量必须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万元,提前五年达到预期目标,这意味着农村的农产品消费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同时,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品质要好,而且作物生长的土、水、环境要安全,农药残留不能超标。简而言之,农产品总量不能少,质量也要优。品种与结构的问题。这些年粮食的大幅度增产,并未解决品种结构矛盾和区域矛盾。这使人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粮食市场,虽粮食总产跃上1万亿斤台阶,但早籼稻、南方冬麦和东北春麦由于品质原因市场销路不畅,约占总产的20%粮食压在库里,只好做陈化粮处理,而优质小麦大米供给不足。当下的粮食库存高企,则是南方水稻爆棚,东北玉米积压,而东北粮食仓容的不足,又加剧了“卖粮难”。究其原因,近年粮食提价幅度较大,政策性收储影响了市场在粮价中的作用,造成了玉米的供大于求。前两年的肉价连续下跌,也反映出畜牧养殖的阶段性过剩。在粮猪供大于求的同时,部分农产品却产不足需,需要大量进口。一是牛奶,这是中的少数农产品之一。国内奶源严重不足,加上食品安全因素,进口乳制品激增,除正常海关进口,出国旅游携带量也相当可观,以致一些国家对我国采取限购措施。今年中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双边贸易协定已开始生效,乳制品进口关税逐步取消,目前进口常温奶价格已低于国内同类产品,进口奶市场还有较大空间。二是食用植物油。2015年进口大豆已超过8000万吨,棕榈油等其他食用油脂缺口也在扩大。食糖也产不足需,需要进口。由此出现“三量齐增”的现象,除了国内外价差因素,国内生产中的品种、结构矛盾,部分产品产销不对路,不能形成市场有效供给,是其重要原因。成本与效益问题。从2004年以后,国家逐步提高大宗农产品价格。特别是2007年后,对粮食价格采取了小步快跑的提价方针。十年间,大豆价格提高了30%,油菜籽价格提高了14%,棉花价格提高60%,籼稻提高92%,粳稻提高了106%,玉米和小麦提高60%-70%。但是同期生产成本增长更快,水稻和小麦成本增加了140%,玉米成本增加了160%,棉花和油菜籽生产成本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