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d
...wd
1 / 14
...wd
某市医院综合大楼……第九层消防设计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总论
一、 工程概况
某市医院新院建立工程基地位于滨河大道和梅山北路的新区,北临主干道梅山北路,交通十分方便-98
?建筑钢构造防火技术标准? CECS 200: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标准?GB 50222-95 (2001年修订版)
本工程其它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国家和地方其它现行设计标准及强制性设计条文
其它由业主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及相关标准和规程。
第三章 总平面布局防火设计
一.设计依据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GBJ50016-2006 (2006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GB 50045-95 (2005年版)
二.设计内容
三.设计原那么
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指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与消防车道的设计。防火间距是指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消防距离。 防火间距按相邻两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突出的可燃构件那么从凸出局部外边缘算起;如为储罐或堆场那么从储罐外壁或堆场的堆垛外檐算起。
防火间距原那么,根据距离实际,参照两座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墙上开口部位设有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
防火间距缺乏的补偿原那么
防火间距尽量克制困难,满足标准要求。如果建筑因场地等各种原因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距离要求时,可采取以下一些相应的措施来补救,局部措施是基于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思路,可能在有些城市还不被认可:
...wd
...wd
4 / 14
...wd
1、改变建筑物内的生产和使用,减少火灾危险。改变房屋局部构造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2、调整生产厂房的局部工艺流程和库存物品数量,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调整局部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3、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实体防火墙。如果建筑物的山墙对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影响小,设置的窗户少,可考虑将山墙改为实体墙。
4、将距离缺乏的外墙改为防火墙,门窗改为防火门窗,设置防火卷帘和水幕。
5、撤除局部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适用性不强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旧建筑。
6、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
根据所研究建筑的总平面图可以知道建筑物的消防车道为环形消防车道。
环形消防车道:高层的建筑的平面布置、空间造型和使用功能往往复杂多样,给消防扑救带来不便,如大多数高层建筑的底部建有相连的裙房等。设计中如果对消防车道考虑不周,火灾时消防车无法靠近建筑主体,往往延误灭火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为了使消防车辆能迅速靠近高层建筑,展开有效的救助活动,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沿街的高层建筑,其街道的交通道路,可作为环形车道的一局部。 消防车操作空间:云梯车等登高车辆,灭火时要靠近建筑物。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时,应考虑云梯车作业用的空间,使云梯车能够接近建筑主体。为此,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该布置高度大于5m和进深大于4m的裙房,建筑物的正面广场不应设成斜坡,也不应设架空电线等,建筑物的底层不应设很长的突出物。
为了便于云梯车的作用,高层建筑与邻近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的间距不小于5m。
新建建筑群体由1幢综合大楼、1幢裙楼组成。综合大楼为高层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四层〔不包括设备层〕。裙房为三层,布置在主楼的北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根据高层名用建筑的分类,医院属于一类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布置在主楼北侧的裙房属低、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拟建建筑的层数为6层,属于低多层建筑。二期建筑为医技楼,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的损失严重,故其耐火等级为一级。
...wd
...wd
5 / 14
...wd
病房综合楼与东侧拟建建筑医技楼间距为41米。根据高层民用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高层民用建筑与耐火等级一、二级的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为9米,远大与防火间距的要求,所以满足要求。
新建建筑群体,周围应设置环形车道。病房综合楼楼南侧为开方式活动场地,综合楼与三层裙房已连为一体,裙房北侧设有下沉式非机动车停车场,建筑群体东侧为拟建医技楼,空间开阔,足够消防车进出,已构成环形消防车道,满足要求。如图中红色线条所示。
依据标准,消防车道的净宽不应小于4米,图中消防车道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