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诗词诵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ppt

格式:ppt   大小:2,901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诵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22/2/24 文件大小:2.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诵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词诵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主要作品:《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作者简介
1诗词诵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主要作品:《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作者简介
1127年,陆游3岁时,家乡中原被金兵所占,他从小就饱受战事之苦,但他天生聪慧,自幼好学不倦,12岁就能作诗文。青年时他便才华横溢。乱世中,他曾经驰骋疆场,保家卫国。他也曾在为父母官时,不畏强权,救百姓于水火。但由于朝廷的昏庸,陆游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1192年,68岁的陆游罢官隐居阴山老家已经四年了。
作者简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将晓:天将要亮了。
篱门:篱笆的门。
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l í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初读感知
再读感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这里指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
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诗意: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滚,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直插云霄。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入宋朝首都汴州,北宋灭亡,中原大好河山陷入敌手,侵略者在我中原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的中华百姓生活在谁深火热之中。而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称帝,统治着江南一小块江山,在苟延残喘的日子里根本不思进取,不收复失地,继续过花天酒地的日子。而此时年过六旬的诗人陆游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怎能不痛哭流泪,痛断肝肠呢?
背景资料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指金的统治。
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
诗意: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金兵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他们一年又一年地盼望南宋军队能尽快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
指宋朝的军队。
诗人陆游生活的南宋时期,,也就是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大举进犯宋朝.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贵族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
南下的金兵如狼似虎,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到半年时间,大半个中原沦为金人的铁蹄之下。百姓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缺衣少食。
1、南宋世世代代称臣于金;
2、东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中间唐邓两州都属于金国;
3、每年向金交纳银25万两,绢25万匹。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示 儿

1210年 陆游 86岁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遗愿
书 愤
1186年 陆游 62岁作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愤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92年 陆 游 67岁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豪情
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由景抒情,写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痛惜,表达了作者对老百姓的同情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结构梳理
写景
三万里河
五千仞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抒情
遗民——泪尽
王师——又一年
忧国忧民
渴望统一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