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王阳明“人皆可以为尧舜”思想辩诘[摘要]“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来源于孟子,成熟于王阳明。长期以来,尧舜一直被作为一个神圣的符号,“为尧舜”成为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价值目标。王阳明从理论上论证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可能性,即人人皆可通过“致良知”而成就“为尧舜”的人生价值目标。但在现实中,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发展、客观环境等因素,这使得人生价值的实现必定存在机会、条件等差别,故能够“为尧舜”者只能是极少数人。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可被视作实现崇高人生价值目标的一种参照、一种教育理念。这一思想对高扬人的主体性、锻造人的优秀品质和追寻人的生命价值具有积极的作用。[关键词]王阳明;人皆可以为尧舜;致良知[中 图分类号]F270;C93[文 献标志码]A[DOI].1009-“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来源于孟子,成熟于王阳明。千百年来,它已成为仁人志士定位人生价值目标的参照,但尧舜多被放置在高高的圣坛上,成为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人物。王阳明认为,“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满街人都是圣人”,只要“致良知”,“人皆可以为尧舜”。表面上看,王阳明为“人皆可以为尧舜”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但实际上,他为“为尧舜”目标的实现筑起了一道高不可攀的墙,从而使得“人皆可以为尧舜”成了常人难圆的一个梦想。本文拟从王阳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理论依据入手,对其思想予以反诘,并揭示其现实意义。一、王阳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理论依据在王阳明看来,“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理论依据是人人皆有良知,且人人皆可致良知。良知是基于“孝”“悌”的人伦亲情而推己及人的情感流露,特别是以己推人的恻隐之心。“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1](P7)凡人都是父母生育给养,基于生命的健康发展,家庭和社会教育会给生命主体灌输社会正义等善的理念,使得生命主体自觉向善并行善。“人固有见其父子兄弟之坠溺于深渊者,呼号匍匐,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1](P91)也就是说,见亲人蒙难,会不顾自身危险下去营救,是缘于良知本能。“故夫揖让谈笑之,然已谓之无恻隐于溺人之旁而不知救,此惟行路之人,无亲戚骨肉之情者能之心,非人矣。”[1](P91)良知是人与禽兽、君子与小人相区别的“几希”,是人存在于世的价值佐证,是维系人类社会绵延流转的精神力量。良知作为人性善的本能表现,具备道德主体的特点,它“自明”“精精明明”“灵昭不?b”“至善之发见”“明德之本体”,能够促使社会主体自觉履行“孝”“悌”“忠”“恕”的人伦规范。“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1](P56),“人人之所同具者也”[1](P71)。上至圣人,下至愚夫愚妇,无不自然知良知。而致良知工夫也简易可行。只要秉承良知,事亲、从兄、事君(“孝”“悌”“忠”)三者无非一事,并无本质区别。《传习录中》[1](P96)中载: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真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真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真知,一个真诚恻怛。……盖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至于不可穷诘,而但惟致此事亲,从兄一念真诚恻怛之良知以应之,则更无有遗缺渗漏者,正谓其只有此一个良知故也。事亲、从兄一念良知之外,更无有良知可致得者。故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上述话语无异于宣告了一场成圣的革命,完全颠覆了原有人们关于成圣的认识。自古以来,“尧舜”被视作神圣代言,并被涂抹上华丽的政治色彩,一直被置于圣坛之上,平常人只可远远望及,而不敢去触碰。像孔子眼中的圣人指的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并说道:“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论语?述而》)。他以古代先王贤相为圣,现世中还未有活的圣人。孟子则认为“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尽心上》),“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他眼中的圣人是道德人格和仁政功绩并举的人。除此之外,成就“为尧舜”之路也被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像程朱理学将“理”作为至善法则,实则将成圣群体指向了精英阶层,常人要成圣,须假借“支节上求”,“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如今,王阳明却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直让人瞠目结舌,不敢相信,似乎只要秉承良知,“满街人皆是圣人”似乎不是欺言妄语了。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周辉:王阳明“人皆可以为尧舜”思想辩诘二、王阳明“人皆可以为尧舜”之反诘从理论上来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具有可能性,但从现实上来看,只有极少数人能企及,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是至善的,“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1](P53)。但人生而接物,无时无刻不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意,“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