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比较文学试题
现象的时代与文化成因。
《荡寇志》等侠义小说的主题模式。
《海上花列传》的艺术成就。
“诗界革命”的基本纲领。
《少年中国说》为例《孽海花》初版本署“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其中“爱自由者”是 的笔名。
和 。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 清末四大小说杂志 2. 诗界革命
3. 同光体 4. 南社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中国文学的近代化”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2. 简析民初小说的“俗化”特征。
3. 简析曾国藩对桐城派的两大改造意向。
4. 简析龚自珍诗歌中的“剑气”与“箫心”。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文学的功利主义与审美价值的二律背反现象?
2. 如何评价梁启超后来对“三长”兼备的“诗界革命”纲领的修正?
3. 试析晚清新小说的特征。
河南大学文学院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国近代文学史》试卷 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
1.“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出自龚自珍哪首诗: [ ]
A.《夜坐》
B.《又忏心一首》
C. 《咏史》
D. 《秋心》
2. 当曾国藩对桐城派的改造意向在曾氏及曾门弟子的作品中得到落实和实现时,人们则改称之为:
[ ]
3.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与林纾的 都是要在桐城派韶华未尽之时,将桐城派古文辞理论作一总结,并以大学讲坛作为布道之所。 [ ]
A.《韩柳文研究法》
B. 《春觉斋论文》
C.《桐城派古文说》
D. 《文微》
4.1898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开辟了第一个专门发表新派诗人的诗作的诗歌园地,其栏目名称是: [ ]
A.“诗界潮音录”
B.“诗文辞随录”
C.“杂歌谣”
D.“诗界潮”
5. 鲁迅描述晚清狭邪小说的流变时说:“作者对于妓家的写法凡三变,先是溢美,中是近真,临末又溢恶”,其中“近真”的代表作是指:
[ ]
A.《品花宝鉴》
B.《九尾龟》
C.《花月痕》
D.《海上花列传》
6.曾门弟子中致力于湘乡派文向桐城派文复归的是: [ ]
C. 吴汝纶
D. 张裕钊
7. “诗界革命”口号的第一次提出就是在: [ ]
A.《饮冰室诗话》
B.《夏威夷游记》
C.《诗界潮音集》
D.《饮冰室自由书》
8. 黄遵宪仿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例,作《已亥杂诗》: [ ]
A. 315首
9. 1899年,陈衍提出“诗莫盛于三元”之说。其所谓“三元”是指: [ ]
、元和、元祐
B. 元祐、元和、元嘉
C. 元和、元祐、元嘉
D. 元祐、开元、元嘉
: [ ]
11.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有言:“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而能雅驯温厚乃尔,得不谓诗界革命巨子耶?”这里他所赞誉的是: [ ]
B. 丘逢甲
D. 蒋智由
: [ ]
A.《蕙风词话》
B.《白雨斋词话》
C.《复堂词话》
D.《人间词话》
: [ ]
A.《人间词话》
B.《红楼梦评论》
C.《宋元戏曲史》
D.《文学小言》
: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1899年,梁启超在 中提出“诗界革命”的同时,就提出“文界革命”。
2.“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这句诗的作者是 。
3. 陈衍的 是同光体诗派诗学的理论的专著。
4.“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是梁启超于1902年在 一文中提出来的。
5.《海上花列传》起初在1892年出版的 创刊号上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