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高考生物考前指导.doc

格式:doc   大小:130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生物考前指导.doc

上传人:whetyo 2022/2/24 文件大小:1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生物考前指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生物考前指导
一、选择题的审题技巧
选择题是生物学高考中的一种主要题型,,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非选择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思维定势的最大特点是不擅长区分新认知对象和旧有经历之间的差异,仅仅凭借旧有经历就直接套用在新认知对象上,常常跳不出旧有的“框架形式”,使思维误入歧途。所以,在面对考题时,要对题目的背景和条件详加考察,进而确定原有的知识经历能否在此运用.
例5 在缺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用于本细胞的光合作用,至少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2      B.4      C.6      D.8
点评:此题考察时,得分率极低。很多学生读完题目之后,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立即作出“二氧化碳产生于该细胞的线粒体”这样的判断,而对“在缺氧条件下”这一条件视而不见。故误选B。
变式训练1:在缺氧条件下,人体某个肌肉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中,至少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3      B.4      C.5      D.6
变式训练2: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一样的叶圆片(见以以下图),,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y—x)g可代表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
B.在下午4时至10点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y—z
C.假使全天温度保持不变,那么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2y-x-z
D.假设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3y—2z—x)/6 g·h-1那么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置于黑暗中在晚上7时即移走叶圆片z
6.挖掘潜在因素
,考生假设不能找出这一因素,那么解题过程就会陷入困境或误入歧途。因此,在审题时,应认真研读考题,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在因素,使之显性化。
例6 据统计,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种,,以下哪种因素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A.变异 B.遗传 C.地理隔离 D.生殖隔离
点评:,因此错选。其实题目中已作了暗示,由“在棉尾兔的物种形成中”可见,所有的棉尾兔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其潜在因素是:,答案也就不难确定了。
变式训练:科学家为了研究抑制基因表达的机制,在基因启动子后插入一段颠倒的转录区序列(如以下图),导致新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因分子内部形成互补区而失去功能。该操作


C。干扰了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
-T、C-G配对形成互补区
二、图表曲线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制度不断推陈出新,但命题的指导思想始终是:以才能测试为主导,考察学生所学相关课程根底知识、根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因此高考试题中以才能立意为主导的题型逐渐增多,旨在考察学生的理解才能、推理才能、设计和完成实验的才能、、曲线的判读分析能较好地表达学生上述才能的大小,近几年各地的生物高考试题中识图作答题所占的比例在增加,更加表达高考的选拔功能。
对不同类型的图表曲线应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找到打破口。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图象曲线的分析从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或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入手;生态图表的解答要从观察各条曲线的走势、互相间的关系,或者从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入手;遗传系谱图的解答要从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类型着手;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图表曲线分析往往是从影响这些生理作用的内、外因素方面去考虑;等等。但不管哪一种类型,都要求学生能将概念、原理和图形、曲线之间实现信息的转换,即知识的迁移。所以,具备扎实的根底知识是解答此类题型的最根本要求。
例1.右图是大豆植株处于275或73ppmCO2大气中时,O2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据图答复:
(1)由图可知,O2对光合作用具有 作用,这种作用在CO2浓度较 时更为严重。
(2)这种曲线的形成除了和光合作用有关外,还和植物的 有关.
(3)图中的A点说明
(4)实验说明:在强光下,O2参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光氧化,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