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动脉穿刺抽血法的操作并发症 (2)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1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动脉穿刺抽血法的操作并发症 (2)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24 文件大小:5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动脉穿刺抽血法的操作并发症 (2)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动脉穿刺抽血法的操作并发症 (2)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14页
动脉抽血法的目的
动脉抽血法是留取血标本的一种常用方法,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主要判断缺氧、酸碱平衡紊乱等。
动脉抽血的目的你了解吗?
现在学习的是,运动障碍,及时请骨科医生作适当处理,必要时手术。
4、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时,行筋膜间室压力测定(正常值为0~8mmHg)筋膜压力大于30mmHg时,报告医生采取筋膜间室切开减张术,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现在学习的是第八页,共14页
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及处理
原因:因病情需要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标本,血流通过破裂处进入周围组织形成血肿,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
临床表现: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检查:局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及杂音。
预防及处理:
,以免局部瘢痕形成后,使皮肤弹性降低而出血。
:少量出血时,无菌敷料按压出血部位,并用胶布加压、固定,并随时观察血流量及是否出血。
,穿宽松、软质面的鞋,预防瘤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
:行动脉穿刺后可采用温度为60~70摄氏度的湿毛巾热敷,注意避免烫伤,预防假性动脉瘤的形成。 。
现在学习的是第九页,共14页
动脉痉挛
:足动脉穿刺易发生动脉痉挛,是由于足背脂肪少,穿刺时常碰到足背神经,病人疼痛激烈,引起放射性痉挛。 :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出现麻木、发冷、苍白等缺血症状,而局部无大出血或张力性血肿现象,长时间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栓塞。 :穿刺针头确定在血管内,可暂停出血,不要操之过急,待血流量渐进增加后,再行抽血,避免反复穿刺,若穿刺未成功,则拔针暂停穿刺,热敷局部血管,待痉挛解除后再行动脉穿刺。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页,共14页
血栓形成
较少见,主要发生在股动脉穿刺插管时。 一、原因: (如:肝素),或用量较少,导管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形成血栓。 ,动脉内膜损伤、粗糙,血流通过此处血小板易凝集形成血栓。 ,皮下脂肪少,拔针后压迫伤口若用力不当,压迫过重易导致血流减慢,甚至中断,导致血栓形成。 二、临床表现:患者主诉穿刺端肢疼痛、无力。检查发现,穿刺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下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三、预防及处理: 。 ,压迫穿刺点的力度要适中,做到伤口不渗血,动脉血流保持通畅,压迫时指腹仍有搏动为宜。 。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一页,共14页
穿刺口大出血
原因:由于穿刺后病人患肢过早活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