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桥梁美学和发展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桥梁美学和发展史论文.doc

上传人:2830622664 2022/2/24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桥梁美学和发展史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d...
...wd...
...wd...
浅谈拱桥,净跨37 m,宽9 m,拱矢高度7.23 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2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
北京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玉带桥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前者的拱洞随桥面缓和的上下坡从桥中向两端逐渐收小;后者则以两端有反弯曲线的玉石穹背高出绿丛。这两座桥都以同环境协调,使湖山增辉见称。[7]在长江以南,从唐代以来曾修建不少以弧形板石及横向长条锁石结成拱圈的石拱桥,以及巨形石梁桥。弧板石拱桥自重较轻,对地基承压强度要求较低,能在软土地基上采用。拱圈内的板石和锁石在榫槽相接处能发生小量相对转动以适应根底沉降和温度变化;此外,拱上夯实的灰土能在拱圈变形时发生被动压力,提高拱的承载能力。
...wd...
...wd...
...wd...
福建长汀水东桥(南宋庆元时修建,即1195~1200年〕、江苏苏州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四年,即816~819年,在宋、明、清各代几度重修,现桥53孔,〕和浙江杭州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即1631年,〕都是板石拱桥。福建泉州万安桥也称洛阳桥〔跨越洛阳江〕,是石梁桥,现长834米,47孔,建于宋嘉祐四年〔1059年〕。在建桥时先顺着桥的纵轴抛投大量块石,在水面下形成一条长堤,在石块上放养牡蛎,待蛎壳和块石相胶结,它就耐得住风浪。在这水下长堤上,用大条石纵横叠置(不用灰浆〕,形成桥墩,再架设石梁。福建漳州跨越柳营江的虎渡桥,建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重量将近200吨。虽有几孔遭到破坏,并在其上方增建钢筋混凝土梁桥,但桥下尚存有原条石。
唐朝时期出现了不少名闻天下的石梁桥。据《唐六典》记载,下著名的石梁桥有4座:河南洛阳的天津桥、永济桥和中桥,西安灞桥。[4]
天津桥
③索桥。溜筒桥是一种比拟原始的索桥,它是以木筒套在悬索上,从筒垂下两股皮绳及一横木;人骑横木,以手用力攀索,使筒沿缆索移动,人就能跟着过去。灌县竹索桥,为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所始建,清嘉庆八年〔1803年〕仿旧制重建,名安澜桥,桥长340米,分为8孔,最大跨度61米〔竹索现已被换为钢丝索〕。大渡河铁索桥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净跨100米。此桥现作为革命文物保存。

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万历年间建的放生桥,全长70.8 m,宽5.8 m,五孔联拱,构造精巧,形状美观,是朱家角十景之一。放生桥顾名思义,就是放生积德从善。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