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司 法 理 论 与 实 践 法制博览 2021 年第 3 期 • 113 •
合同诈骗罪与
从而选择以虚构事实或者是隐瞒真相的手段,产 可能构成合同欺诈。就算将合同欺诈当作犯罪行
生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为,然后通过行动的双方 为来分析,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也应该类比于
履行合约,从而寻求不正当的利益。可以看出, 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关系。实践中仍有不少面临一
欺诈的本质是赚取利润,其主观恶性比合同诈骗 般法重于特别法的问题。如司法解释对社会危险
轻,而合同诈骗者只是想利用与另一方的协议非 性明显更重的合同诈骗罪规定的数额标准比诈骗
法占有对方的财产权益,而两者都有行为人不恰 罪更高,适用特别法优先将导致合同诈骗行为不
当地隐瞒事实,既隐瞒双方交易事实的行为。 构成犯罪或较之于普通诈骗罪处罚更轻。有的观
作者简介:肖尚成(1984— ),男,汉族,重庆人,法学学士,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刑法
学;叶通洲(1974— ),男,苗族,重庆人,法学学士,重庆市秀山县人民检察院检察一部,主任,研究方向:刑法学。
万方数据• 114 • 2021 年第 3 期 法制博览 司 法 理 论 与 实 践
点坚持重法绝对优先,主张无须区分竞合的具体 时,因为行为人的欺诈行为的目的以合同为依托
形态,只要罪名间存在竞合关系,以重罪处理即 而实现,所以行为人必须较为积极地履行合同,力
可;还有的学者基于部分特殊法条和普通条款在入 争实现双方的合同利益。
罪数额标准、量刑标准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轻重错 3.确定这两种欺骗行为所采用的财产数量的
位现象且各类司法解释欠缺章法而提出,要通过 标准是不同的。合同诈骗罪属财产性犯罪财产,犯
修改法律避免特别法惟轻等令人匪夷所思的立法 罪数量是一个重要标准来区分罪与非罪、轻罪与
现状。笔者暂时不对以上观点作出评价,但只稍加 罪重。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刑法中规定的合同诈骗
观察,便可发现即便把合同诈骗行为视为法条竞 入罪标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