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1--浸出制剂的制备
实验四 浸出制剂的制备
Ⅰ 酒剂、酊剂与流浸膏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要求
、酊剂与流浸膏的制备方法及操作要点。
、渗漉法等浸出方法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本卷须知。
。
4.浸渍法目前也可采用超声波强化浸出:即称取枯燥橙皮粗粉20g,置广口瓶中,加乙醇,密盖,置超声清洗机(~,输出功率不少于250W)的清洗糟内水液中,开机,超声浸出1h,停机,倾取上层清液,过滤,残渣用力压榨,压榨液与滤液合并,静置1h,过滤,即得。
6.本品含乙醇量应为50%~58%。
〔四〕远志流浸膏
【处方】 远志〔中粉〕100g 浓氨溶液适量 乙醇〔60%〕加至 100ml
【制法】 取远志,按渗漉法制备。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h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85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有效成分完全漉出,收集续漉液,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参加初漉液,混合后滴加浓氨溶液适量使呈微碱性,并有氨臭,再加60%乙醇稀释使成100ml,静置,俟澄清,滤过,即得。
【功能与主治】 祛痰药,用于咳痰不爽。
【用法与用量】 口服,~2ml,~6ml。
【注】 1.远志内含有酸性皂苷和远志酸,在水溶液中渐渐水解而产生沉淀,因此,加适量氨溶液使成微碱性,以延缓苷的水解,而产生沉淀。
2.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溶剂将药粉湿润。装筒时应注意分次投入,逐层压平,松紧适度,切勿过松、过紧。投料完毕用滤纸或纱布覆盖,加几粒干净碎石以防止药材松动或浮起。加溶剂时宜缓慢并注意使药材间隙不留空气,渗漉速度以1—3ml/min为宜。
3.药材粉碎程度与浸出效率有密切关系。对组织疏松的药材,选用其粗粉浸出即可;而质地坚硬的药材,那么可选用中等粉或粗粉。粉末过细可能导致较多量的树胶、鞣质、植物蛋白等粘稠物质的浸出,对主药成分的浸出不利,且使浸出液与药渣别离困难,不易滤清使产品混浊。
4.收集85%初漉液,另器保存。因初漉液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可防止加热浓缩而导致成分损失和乙醇浓度改变。
,含乙醇量应为38%~48%。
五、含醇制剂含醇量的测定
〔一〕气相色谱法
系用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 E〕测定制剂在20℃时含有乙醇〔C2H5OH〕的容量百分数。除另有规定外,按以下条件与方法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实用性实验 用直径为0.25~0.18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作载体,柱温为120℃~150℃;另精密量取无水乙醇4、5、6ml,分别精密参加正丙醇〔作为内标物质〕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40页Ⅵ E〕测定,应符合要求:
〔1〕用正丙醇计算的理论板数应大于700。
〔2〕乙醇和正丙醇两峰的别离度应大于2。
〔3〕上述3份溶液各注样5次,所得15个校正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2.0%。
2.标准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无水乙醇和正丙醇各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供试品10ml〔相当于乙醇约5ml〕和正丙醇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即得。
上述两溶液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
4.测定法 取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分别连续注样3次,并计算出校正因子和供试品中的乙醇含量,取3次计算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计算公式如下:
〔hi/hs〕样×稀释倍数〔10倍〕
计算法C% = ———————————————×Co%
〔hi/hs〕标
式中,hi为乙醇峰值;hs为正丙醇峰值;Co%为内标物质与混合样的容量百分比;C%为混合样中乙醇的百分含量。
〔二〕蒸馏法
系用蒸馏后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测定各种制剂中在20℃时含有乙醇〔C2H5OH〕〔%〕〔ml/ml〕。按照制剂的性质不同,分为三种测定方法。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Ⅺ M检查,应符合规定。
六、思考题
1.常用的浸出方法有哪些?各有和特点?
2.比较浸渍法与渗漉法的异同点?操作中各应注意哪些问题?
3.比较酒剂与酊剂的异同点?
4.渗漉法制备流浸膏为何要收集85%初漉液,另器保存?
Ⅱ 糖浆剂、煎膏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要求
、煎膏剂的制备方法及炼糖方法。
。
。
二、实验指导
1.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