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硅酸盐晶体结构
第一页,共80页幻灯片
一、硅酸盐晶体的组成表征、结构特点 及分类
在地壳中形成矿物时,由于成矿的环境不可能十分纯净,矿物组成中常含有其它元素,加之硅酸盐晶体中的正负离子都可以被其它离子部分或全部地4]四面体通过共用氧相连接形成单独的硅氧络阴离子团,如图1-3-4所示。硅氧络阴离子团之间再通过其它金属离子连接起来,所以,组群状结构也称为孤立的有限硅氧四面体群。
双四面体[Si2O7]6-
三节环[Si3O9]6-
四节环[Si4O12]8-
六节环[Si6O18]12-
第十五页,共80页幻灯片
桥氧:有限四面体群中连接两个Si4+离子的氧称为桥氧,由于这种氧的电价已经饱和,一般不再与其它正离子再配位,故桥氧亦称为非活性氧。
非桥氧:相对地只有一侧与Si4+离子相连接的氧称为非桥氧或活性氧。
第十六页,共80页幻灯片
组群状结构中Si/O比为2:7或1:3。
硅钙石Ca3[Si2O7],铝方柱石Ca2Al[AlSiO7]和镁方柱石Ca2Mg[Si2O7]等具有双四面体结构。
蓝锥矿BaTi[Si3O9]具有三节环结构。
绿宝石Be3Al2[Si6O18]具有六节环结构。
第十七页,共80页幻灯片
图1-3-5 绿宝石晶胞在(0001)面上的投影(上半个晶胞)
基本结构单元:由6个[SiO4]四面体组成的六节环。六节环中的1个Si4+和2个O2-处在同一高度,环与环相叠起来。图中粗黑线的六节环在上面,标高为100,细黑线的六节环在下面,标高为50。上下两层环错开30o,投影方向并不重叠。环与环之间通过Be2+和Al3+离子连接。
绿宝石Be3Al2[Si6O18]结构
绿宝石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P6/mcc,晶胞参数a=,c=,晶胞分子数Z=2,如图1-3-5。
第十八页,共80页幻灯片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绿宝石结构的六节环内没有其它离子存在,使晶体结构中存在大的环形空腔。当有电价低、半径小的离子(如Na+)存在时,在直流电场中,晶体会表现出显著的离子电导,在交流电场中会有较大的介电损耗;当晶体受热时,质点热振动的振幅增大,大的空腔使晶体不会有明显的膨胀,因而表现出较小的膨胀系数。结晶学方面,绿宝石的晶体常呈现六方或复六方柱晶形。
第十九页,共80页幻灯片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原外加电场(真空中)与最终介质中电场比值即为介电常数(permeablity),,代表束缚电子能力弱。 介电强度(dielectric strength)是指单位厚度的绝缘材料在击穿之前能够承受的最高电压,即电场强度最大值,单位是kV/mm。包括塑料
介电损耗是指 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中,由于消耗部分电能而使电解质本身发热的现象。原因,电解质中含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导电电流,消耗掉一部分电能,转为热能。
第二十页,共80页幻灯片
堇青石Mg2Al3[AlSi5O18] 与绿宝石结构相同,但六节环中有一个Si4+被Al3+取代;同时,环外的正离子由(Be3Al2)变为(Mg2Al3),使电价得以平衡。此时,正离子在环形空腔迁移阻力增大,故堇青石的介电性质较绿宝石有所改善。堇青石陶瓷热学性能良好,但不宜作无线电陶瓷,因为其高频损耗大。
应该注意,有的研究者将绿宝石中的[BeO4]四面体归到硅氧骨架中,这样绿宝石就属于架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分子式改写为Al2[Be3Si6O18]。至于堇青石,有人提出它是一种带有六节环和四节环的结构,化学式为Mg2[Al4Si5O18]。
第二十一页,共80页幻灯片
四、链状结构
、重复单元与化学式
硅氧四面体通过共用的氧离子相连接,形成向一维方向无限延伸的链。依照硅氧四面体共用顶点数目的不同,分为单链和双链两类。
第二十二页,共80页幻灯片
如果每个硅氧四面体通过共用两个顶点向一维方向无限延伸,则形成单链,见图1-3-6 。单链结构以[Si2O6]4-为结构单元不断重复,结构单元的化学式为[Si2O6]。
在单链结构中,按照重复出现与第一个硅氧四面体的空间取向完全一致的周期不等,单链分为1节链、2节链、3节链……7节链等7种类型,见图1-3-7 。
第二十三页,共80页幻灯片
图1-3-7 单链结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