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关系探讨的基点 - 理学.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关系探讨的基点 - 理学.doc

上传人:xinsheng2008 2016/10/21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关系探讨的基点 - 理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关系探讨的基点----纪念邵雍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胡阳、李长铎[文章摘要]:本文通过新建立的“莱布尼茨与伏羲八卦图历史年表”,来审视上世纪二十年代,欧洲汉学家对莱布尼茨二进制体系源于伏羲八卦图的争论。同时,对系统比较伏羲八卦图与莱布尼茨二进制具体特征异同方法也进行了分析,发现纵向比较法不揭示伏羲八卦图是不是莱布尼茨二进制。通俗地说它不揭示“父就是子”和“子不是父”这类问题。鉴于当时莱布尼茨二进制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二进制,已成为现今学术界的共识。文中建议:对于伏羲八卦图是不是二进制问题的讨论,要分清莱布尼茨的二进制和其他的二进制。严格区分0与1二进制、正与负二进制、A与B二进制、长短音二进制,以免在今后的研究中出现无意义的比对。[关键词]:伏羲、邵雍、八卦图、莱布尼茨、二进制、后接触说、碰巧说、误读说。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至今,在探讨伏羲八卦图与莱布尼茨二进制之间的关系中出现了一些难以辨别的问题。人们在“后接触说”基础上做了一系列历史假设,提出“碰巧说”和“误读说”。本文重点是如何用新的历史年表,建立一个对伏羲八卦图与莱布尼茨二进制之间关系探讨的基点。对目前探讨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求在今后探讨中有一个尺度和规范。对于这项探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可信的历史年表,只有通过它我们才有可能还原历史的真相。《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一书撰写和出版的目的,就是对现存的历史文献进行收集和考证,列出一个年表。根据探讨内容,年表上限始于1658年卫匡国在德国慕尼黑出版的《中国上古史》(Sinicehistoriedecasprima)一书。年表下限截止1703年5月5日,法国《皇家科学院院刊》(Histoiredel'AcademieRoyaledesSciences)收到莱布尼茨撰写了“二进位算术的阐述——关于只用0与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Explicationdel'arithmetiquebinaire,quisesertdesseulscaracteres0et1,avecdesremarquessursonutilitetsurcequ'elledonnelesensdesanciennesfiguresChinoisdeFOHY)一文。年表时间跨度为45年,上限下限均有省略。共分为28个时段,分别记录了欧洲公开出版物8种,信件17封,手稿1件,记录2次。因篇幅有限,省略了很多信件和记录性的文献,如,闵明我与莱布尼茨也有几封通信,没有列入。据现有欧洲文献和考证,在13世纪,伏羲八卦图就已由著名阿拉伯史学家阿布杜拉·白达瓦鲁斯(AbdallaeBeidavaei?-1286)传入西方从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1-1995)主编的《中国科技史》中《附论:《易经》和莱布尼茨的二进制算术》对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争论所做的概括和总结中,发现当时欧洲汉学家在研究伏羲八卦图与莱布尼茨二进制关系上存在些问题。1,年表问题。当时所使用的年表,上限始于1679年,莱布尼茨完成“二进位数学”(DeProgressioneDyadica)一文草稿[注1]。1703年,莱布尼茨见到伏羲八卦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年表是历史研究最基础的资料。它如同物理学中的参考系,也就是说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