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照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负责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安监督和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有关平安监督和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在职责范围内做好本区域平安监督和管理工作,刚好向有关部门报告平安管理状况。
第十四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平安监督检查工作安排、方案,依法对生产经营、公共场所的平安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平安监督检查可以采纳联合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和抽查等方式进行。
生产经营平安检查的重点为平安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平安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或者专职兼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平安标记的设置、平安设备设施的运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从业人员的平安生产教化和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等状况。
公共场所平安检查的重点为平安设备设施的配置和运用、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平安疏散指示标记和危急警示标记的设置、疏散通道和平安出口的畅通、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等状况。
第十五条 平安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觉的问题及其处理状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发觉存在的平安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所在部门应当刚好移送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刚好进行处理。
平安监督检查人员负责监督处理确定的执行状况;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处理确定的,应当提出处理看法。
第十六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发觉存在违法行为或者平安隐患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可以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不符合平安生产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依法予以扣押、查封。
有关单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达不到平安要求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实行拆除、销毁等措施。
发觉重大事故隐患,随时有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马上实行应急处置措施,禁止或者限制运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运用有关场所,停止人员密集的活动,并在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内发布平安警示。
第十七条属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管理事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依法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的平安状况进行检查,发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惩罚;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和帮助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第十八条市、区平安管理委员会应当建立和完善平安管理公共信息平台,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供应信息服务,并接受社会监督;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与平安管理有关的信息应当联通共享。详细方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 市、区平安管理委员会以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管辖范围内发生各类重大伤亡事故或者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警示教化。
其次十条监察机关应当定期检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平安监督管理职责的状况,并将检查状况向本级政府报告,同时通报相关部门。
发生生产平安事故和其他重大平安责任事故的,监察机关应当依法调查处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失职、渎职、违法违纪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未仔细履行前两款职责的,依法赐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十一条建立平安管理社会监督员制度。由市、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的代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