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甬江防洪工程东江、剡江奉化段堤防整治
工程〔剡江〕 IV 、V 标段
水闸工程分部
施
工
方场到 2021 年 02
月 28 日完毕。
四、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应将地面整平,做好排水沟,基底整平,测量桩位的控制点应
离开施工区 5m以上,并加以妥善保护。放样后用毛竹桩或短钢
筋放出桩位,桩位误差< 2cm。
五、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一〕、桩基处理
1、钻孔灌注桩施工
〔1〕机组采用 GPS15型回转式钻机,就位后应接通水、电、
泥浆管道。
2、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见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框图。
3、埋设护筒
〔1〕护筒应坚实,不漏水,以保证不坍孔并对钻孔起导向作
用。
〔2〕护筒的内径比桩径稍大,一般大 200mm。
〔3〕护筒的顶高程,至少高出地面 。护筒的埋置深度,
当河床为软土和淤泥时,埋置深度应不小于 。
〔4〕护筒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 80mm,护筒倾斜度偏差不得
大于 1%。
4、泥浆的制备
〔1〕本桩成孔为就地造浆,除地根本身全部的粘性土外,在
钻孔中必须根据地质分层构造情况, 制备足够的粘土泥浆, 确保
钻孔顺利进展。
〔2〕泥浆要求:拌制所用粘土应符合标准要求,造孔泥浆性
能:比重 ~ ,粘度 20~50 秒,含砂率不大于 6%。
〔3〕泥浆采用 NJ-4 泥浆搅拌机,用 3PN泥浆泵供浆。
5、钻孔
〔1〕采用 GPS15型盘旋式钻机钻孔,钻机就位前应检查各项
准备工作,如钻机性能、钻具、泥浆及电、水管等。
〔2〕就位后钻机应平正稳固,确保钻孔过程中不倾斜,移位。
做好控制深度的标志,及时准确填写进尺记录。
〔3〕钻孔过程中,随时观测进尺和泥浆情况,以便及时掌握地质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如发现地层与设计勘测资料相差较大,及时报告业主。
〔4〕当钻孔深度接近设计桩底标高,要仔细操作,切实掌握孔深,鉴别钻渣确定支承地层。当确认到达设计要求时,由专业质检人员对土样或钻渣进展分析复验, 并请监理工程师会同有关人员验收,待验收符合终孔条件并经有关方面会签后进展下一道的清孔工作。
6、清孔
清孔的目的在于去除悬浮在钻孔泥浆中的碎屑, 砂粒和孔底沉
积物,同时适当稀释孔内泥浆, 清孔方法采用正循环泥浆置换法,
清孔后必须符合泥浆比重 ~ ,粘度为 18~20 秒,含砂
率﹤ 4%。清孔时,应将附着于护筒壁的泥浆清洗干净。清孔后孔
底沉淀物厚度应符合图纸规定。
7、终孔检查
成孔检验是保证钻孔桩质量的重要环节, 须及时准确地填写检
验结果,如成孔的孔深、孔径、倾斜度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孔底
沉渣厚度不得超过 300mm。
8、钢筋笼的制作和安放
〔1〕钢筋笼在钢筋工场制作,尽量不分段,用吊机整体吊装
放入孔内。
〔2〕钢筋笼应结实,防止在运输和移位时变形,钢筋笼到达
设计高程时,应在吊筋顶部园环上横穿 φ80 的钢管,将钢筋笼
固定在孔口垫木上,防止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笼上浮。
〔3〕钢筋笼圆周上安设控制钢筋笼与孔壁净距的混凝土垫块,
这些垫块应可靠地以等距离绑在钢筋笼周径上, 其沿桩长间距不
超过 2m,横向圆周不少于 4 处。
9、水下混凝土的灌筑
因钻孔灌注桩为水下隐蔽工程, 必须连接快速一气呵成, 以确保成桩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1〕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测孔底泥浆厚度,如大于设计要求的 200mm〔摩擦桩〕及 50mm〔端承桩〕,应再次清孔,直至符合要求。
〔2〕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 应检查和易性和塌落度,检查结果应符合标准要求。
〔3〕混凝土用管径 200~250mm的导管灌注。 在灌注混凝土开场时,导管底部至孔底有 250~400mm的空间,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 〕的要求,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出料口应伸入先前灌注的混凝土内至少 2m以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