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名词解释
刘知几:字子玄,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在经学上偏向“古文〞。?史通?是他一生精力所萃的名著,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很高地位;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实的“三长〞论点,并坚持直书,反对曲笔。
?史通?:是我国古代第大思想家,撰写了我?日知录?。
王夫之:字而农,号薑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撰写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史论名著?读通鉴论?。
?读史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明末清初顾祖禹撰,是清初的历史沿革地理名著,由于本书总结了历代军事行动胜负得失的经验教训,因此它不仅是历史沿革地理的名著,也是军事地理史的巨制。
?文史通义?:?章氏遗书?本编为九卷,清章学诚撰,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继?史通?以后的有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它探讨了古今学术源流的演变,并提出对史学一整套的看法。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严,清代史学家,撰写了?史籍考??文史通义?等书,但其余皆有散佚,仅?文史通义?尚属完整。
?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清朝赵翼撰,本书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对我国历代正史的编撰、体裁和主要内容进行考证、分析和评论,是清朝中叶的考史名著。
?新史学?:近人梁启超撰,是用进化论观点批判旧史学,主张重新研究全部中国历史的早期论著,虽然它存在不成认正统等弊病,但它却把旧史学的种种弊病都露出来了,具有进步意义。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进主义的政治活动家、政论家和史学家,他是近代中国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其中?新史学?为他所撰。
简答题
简述刘知几的“史家三长〞理论
“史家三长〞指的是“史才〞、“史学〞和“史实〞这“三长〞,其中“史才〞指的是对历史研究能力和文字的表述技巧,“史学〞指的是历史知识储藏最重要,“史实〞指的是个人的历史见解,其核心是忠于历史事实,秉笔直书。
简述“编年体〞与“纪传体〞二者的优缺点
“编年体〞:
优点:便于表现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便于说明历史事件的关系,防止许是重复啰嗦;
缺点:不能连续表达历史事件全部情况,难于记载年月不明的历史事件,偏重于政治事件,忽略经济、文化事件;
“纪传体〞:
优点:便于记载多方面的史籍,便于记载不能按年编排的历史,便于广泛记载历史人物;
缺点:不能集中记录历史事件的全部过程,不易说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易于夸大某些历史人物的作用。
简述郑樵的史学思想
会通诸史,总辑一书的思想,认为注史不仅要通,而且要博
反对作者议论褒贬,史家写史应如实记载历史事实,不必妄加议论,不能玩弄辞藻
研究学术必须进行实际的考察,不可以空谈义理
反对用灾异迷信附会人事变化
?资治通鉴?的体例与史料价值
是我国著名的古代编年史,也可以说是为帝王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北宋司马光编,共二百九十四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末的历史,它是中?以后又一部优秀的通史巨著,它对许多历史事件,特别是对于某些战争过程的描写,成为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它一向为历史学者所推崇,对我国以后的史学开展起过很大影响。
?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体例和史料价值
南宋李焘撰,是继?资治通鉴?而写作的一部著名编年史,记载了北宋一百六十八年的历史,辑撰九百八十卷,外加其他,共一千零六十三卷,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