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学校传染病防控与消毒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06页
概要
学校常见传染病简介
消毒基本知识
普通污染(非芽孢污染)对象常用消毒技术规范
呼吸道传染病的家庭消毒隔离
肠道传染病的家庭消毒隔离
手足口病消毒技术
托幼机构消毒~~
月份
月发病率预测值
月发病率预测值95%CI
2014年5月
~
2014年6月
~
2014年7月
~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06页
EV71为主要流行株
地 区
实验室诊断
EV71
Cox A16
其他肠道病毒
全 市
93
47
32
14
凤 县
17
16
0
1
%,%。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106页
疫情暴发风险大
截止5月26日全市发生46起聚集性疫情,1起暴发疫情。
凤县报告7起聚集性疫情,并包含了宝鸡市唯一的一起暴发疫情(凤州镇中心幼儿园)。
-,,为全市第一。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06页
手足口病传染病疫情报告
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手足口病网络报告工作,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或聚集疫情,早期处置。
我市提高了聚集病例处置标准(一家庭2例;一自然村3例;一班级2例或一集体单位3例)。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06页
聚集、重症事件处理
县CDC及时将手足口病病例反馈给各乡镇卫生院后,乡镇卫生院要向村卫生室反馈。
如果发现手足口病聚集、重症病例报告时,要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工作。
对于发生聚集性病例的学校和托幼机构,经过风险评估可以向卫生、教育部门提出建议,采取放假、停课等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106页
传染源管理
对于手足口病居家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应在村医生的指导下,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尤其管理好患儿粪便。
住院患儿应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106页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居住的场所、使用的物品和排泄物,要督促落实随时消毒措施。
对于停课的托幼机构和小学,要进行终末消毒。
管理时限为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
传染源管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106页
指导托幼机构抓住晨检和消毒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防止园内暴发。
定期对玩具、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106页
抓散居儿童预防
积极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肠道病毒滋生环境。
乡镇卫生院、村医积极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儿童监护人重视家庭和儿童卫生,做好预防性消毒,降低沾染病毒风险。
在疫情高发地区和高发月份,必要时推广“84”消毒液入户,教会群众对生活用具、物品消毒技能。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106页
医疗机构防止院内感染
乡镇卫生院开展预检分诊,并专设诊室;
医务人员重视手卫生。(医护、陪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均应严格洗手,必要时开展手的消毒:% %过氧乙酸消毒液涂擦或浸泡,作用2~3min。)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106页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
全年都可发生,冬春季发病较多。
常在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
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
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106页
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最佳的预防措施是接种麻风腮疫苗。
接种后易感人群有95%能产生麻疹抗体;91%产生腮腺炎抗体;99%产生风疹抗体
药物预防 :在流行季节服用板兰根冲剂或金银花可有一定防治效果。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106页
防病宣传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宿舍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消毒隔离 :隔离期一般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痊愈后须持医院证明入学。
腮腺炎病毒对外界抗力低,故不需终末消毒,但对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毒。
流行季节合理应用口罩可切断其传播途径。
加强晨检可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