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docx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22/3/8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党中央关于“三农” 工作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全面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
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党中央关于“三农” 工作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全面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支撑,打造“有产业”的新乡村
文化繁荣离不开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础。当年的徽商走出大山、勇闯天下,积累一定财富后回乡兴文重教、建祠修谱,由此带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兴盛;徽州文化又反过来滋养徽商,助推徽商不断走向强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山市始终把农村经济作为重中之重, 尤其是注重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叠加,初步走出一条适宜山区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比如黄山积极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 茶业综合产值突破 120 亿元,出口占全国的 1/10,带动茶农人均增收 4300 多元。比如泉水鱼,这是我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吃泉水鱼”已成为黄山乡村旅游新亮点,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文化注入经济,有利于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为文化振兴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可谓农业因文化生辉、文化因农业添彩。
以Th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徽州人重要的生活理念。历史上,徽 州就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俗养成,就有“永禁泥沙垃
圾入河,违者罚银三两”的乡规民约。近年来,黄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外在绿”与“内在绿”的有机统一入手,始终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外在绿”就是外在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黄山市坚持点面结合、系统保护,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黄山、齐云山、太平湖、牯牛降等关键景点保护,深入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 100 ,
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在 95 以上, 年均浓度 23 微克/
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世界、天然氧吧。“内在绿”,就是内在的生态理念。黄山市聚焦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全省率先启动农药集中配送、全面推行生物低残留农药; 在基层创新设立“垃圾兑换超市”,鼓励村民以捡拾的垃圾就近兑换生活用品,实现了“村民得实惠转观念、政府花小钱办 大事”的双赢。
以徽州文化保护为重点,打造“有乡愁”的新乡村
文化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黄山现存 8000 多处地面文物遗存、4000 多种文献、1300 多个非遗项目、超百万件文书,堪称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集聚区。这些文化遗存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很重要的就是让这些珍贵文化留下来、活起来。 近年来,黄山市高度重视文化资源保护,持续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对空间形态 4 类 116 处、单体形态 12 类 3358 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徽州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