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时间表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时间表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改革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设市场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楚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定调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改革财税制度
稳定税负 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
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
宏观调控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城镇化改革
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推动土地改革
将推动土地改革,给予农民更多产权
三中全会公报中宣布,中国将推动土地改革,给予农民更多产权。
改革预算体制
财税改革要完善立法,改革预算管理体制
中国财税改革要完善立法,改革预算管理体制。
统一城乡用地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中等交换。
李长安解读:这句话的重点在“统一”,现在的土地市场是分割的,而且是被政府垄断的。如果能够建设完成统一市场,意味着政府垄断局面可能被打破。
改革收入分配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李长安解读:“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这种提法是前所未有的,突出了创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设自由贸易区
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全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来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