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实验的设计第一节实验动物选择基本原则一、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水平选用相匹配的标准化动物一切动物实验都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选择实验动物首要的就是要根据研究的内容来选择实验动物。蛙的大脑不发达,不可作高级神经活动的实验。但蛙的脊髓具有最简单的发射中枢,做神经反射弧实验,简单、直观、明确、容易分析。二、必要的预试验有助于选择与本课题相适应的实验动物动物预试验的作用在于:、方法是否初步到位三、充分利用与人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实验动物?绝大多数生物学与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类服务的。因此在实际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那些生物学特征及解剖生理特点等与人类类似的实验动物。?一般来说,实验动物愈高等,进化程度愈高、其机能、代谢、结构愈复杂,反应就愈接近人类。?猴、拂拂、猩猩、长臂猿等灵长目动物是最近似于人类的理想动物。,有时要考虑到选择与人群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布类型相似的动物类别。主要是一些封闭群动物,如:KM小鼠,Wistar大鼠,毕格犬等。,找到与人类生态情况相似的替代模型非常重要。现有的不同微生物学质量级别的普通动物、清洁动物、SPF动物、无菌及悉生动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微生态模式并具有不同特点,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可用于研究相关的人类疾病。,常选择体型较大的动物。犬为首选。四、,各种动物之间存在基因型、组织型、代谢型、易感性等方面的差别,这种差异有时可作为研究课题所需的一种指标或特殊条件。。应依据易化原则选择那些结构功能简单而又反映研究指标特质的动物。例如:在遗传研究中,用寿命短、繁殖快的果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同样方法若改用灵长目动物其难度是很难设想的。有时为了删除系统作用背景对某器官或某功能进行研究,可用离体方法进行。“相容”或“匹配”是指所用动物的标准化品质应与实验设计、技术条件、实验方法等条件相适应。在设计实验时不但要了解实验仪器精度和灵敏性能。了解试剂的品质、性能以及试剂和仪器之间的匹配性能,也要了解动物或动物模型对实验手段的反应能力。。虽然猫、狗、猪及灵长动物居于较高进化水平,各有其研究价值,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在许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些大动物则往往由于其较长生殖周期,低繁殖率、低产仔率等弱点而影响其易获性,因而亦影响其被选用,故通常不作首选。、均一性原则重现性和均一性为实验结果质量品质所在。若实验结果不能再现或不稳定,则该结果的可靠性便成了问题。周围环境与发育环境是影响实验动物表现型的重要因素。营养因素对胚胎影响、不同微生态环境、动物的疾病状况等等,都会影响实验反应稳定性,故也是选择实验动物的重要指标。五、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大多数生物学与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类服务的。因此动物模型和动物实验结果都要外推到人身上去,这就是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extrapolation)。六、,其生物学特性也不同。,在正常营养状态及饲养条件下,也可根据体重加以选择,发育正常、体重符合要求的实验动物。,同一品种(系)动物不同性别对许多外界刺激的反应不一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无特殊要求宜选用雌雄各半。七、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要注意有关国际规范和动物福利?国际上普遍要求动物实验达到实验室操作规范(Goodlaboratorypracitice,GLP)和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OP)。?同时国际上广泛宣传3R原则。ReductionReplacementRefinement第二节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一、肿瘤研究肿瘤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肿瘤学主要研究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肿瘤和宿主的相互关系、肿瘤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在实验肿瘤学研究中,其主要研究对象和材料是实验动物。正是通过选用实验动物进行动物实验,创立了实验肿瘤学,发现了化学致癌物质和致癌病毒,推动了肿瘤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