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职业病及职业病危害因素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1页
一、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性危害因素又称生产性危害因素,是指能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并导致疾病的生产因素。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过程中的和与作业1页
职业病目录 10类115种
1、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碳黑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3种。
2、职业性放射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疾病、内照射放射病等11种。
3、职业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氨中毒、氯气中毒、氮氧化和物中毒、苯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56种。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震动病等5种。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布式杆菌病3种。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1页
职业病目录 10类115种
6、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等8种 。
7、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等3种。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等3种。
9、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等8种。
10、其他职业病;职业性哮喘等5种。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1页
职业病发病规律与临床表现特点 职业病由生产中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作用于人体到达目标器官(靶器官),在一定剂量(强度)范围,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不同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各不相同,因此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可涉及全身各主要器官和系统。个体差异与职业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即在相同作业环境中,有的人发病,有的人不发病,有的人受害较重、有的人受害较轻。 职业危害因素还是工作有关疾病的病因之一,如腰背痛、腕管综合征,颈肩腕综合征、但不是这类病的唯一病因。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1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1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1页
二、职业病的预防
职业病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即:
①一级预防,从根本上着手,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或控制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在卫生标准允许限度内。
②二级预防,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③三级预防,对已患职业病的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健康。三级预防的关系是:突出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做好三级预防。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1页
三、粉尘危害和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生产性粉尘?它是如何分类的?
粉尘是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在生产过程 中产生的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
通常粉尘可分为以下几类:
(1)按照理化性质,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无机粉尘包括:金属粉尘,如铜尘、铁尘、锰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粉尘、滑石粉尘、煤粉尘、硅酸盐粉尘等;有机性粉尘:如棉尘、麻尘、烟草粉尘、木质粉尘等;人工有机粉尘,如炸药粉尘、合成纤维粉尘、有机染料粉尘等。混合性粉尘包括:金属磨削粉尘、煤与岩石混合粉尘等,由两种以上粉尘组成
(2)从卫生学角度分类,粉尘可分为呼吸性(可吸入性)粉尘和非呼吸性(不可吸入性)粉尘。
(3)按照粉尘颗粒大小,粉尘可分为可见粉尘、显微粉尘和超显微粉尘。
(4)按照燃烧和爆炸性质,粉尘可分为易燃易爆性粉尘和非易燃性粉尘。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1页
(二)粉尘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如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
  尘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由于吸入粉尘的质和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尘肺病的种类很多,其中12种被列为职业病,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混合尘肺、铸工尘肺。 
  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铁等粉尘,吸入后可沉积于肺组织中,仅呈现一般的异物反应,但不引起肺组织的纤维性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或无明显影响,这类疾病称为肺粉尘沉着症。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1页
      不同的有机粉尘有不同的生物作用,如引起支气管哮喘、棉尘症、职业过敏性肺炎、混合性尘肺等。 
       粉尘的局部作用是指粉尘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导致萎缩性病变;此外,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