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中国寓言故事(勤惰篇).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寓言故事(勤惰篇).doc

上传人:wltawn 2022/3/10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寓言故事(勤惰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寓言故事
勤惰篇
鲲鹏和蓬雀
  传说古代在很远很远的北方,大地以草木为毛发,而那个地方气候异常的寒冷,草木不生,于是人们把那个地方叫“穷发"。 
  在那个草木不生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是大自然造就的一片辽阔的水域。在这片水  那还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已经快90岁了,他的家门正好面对着这两座大山。由于交通阻塞,和外界交往要绕很远很远的路,极为不便。为此,他将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议解决的方法。愚公提议:“我们全家人齐心合力,共同来搬掉屋门前的这两座大山,开拓一条直通豫州南部的大道,一直到达汉水南岸。你们说可以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赞同这一主张. 
  这时,只有愚公的老伴有些担忧,她瞧着丈夫说:“靠您的这把老骨头,恐怕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丘都削不平,又怎么对付得了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再说啦,您每天挖出来的泥土石块,又往哪儿搁呢?
”儿孙们听后,争先恐后地抢着答复:“将那些泥土、石块都扔到渤海湾和隐土的北边去不就行了?” 
  决心既下,愚公即刻率领子孙三人挑上担子,扛起锄头,干了起来。他们砸石块,挖泥土,用藤筐将其运往渤海湾。他家有个邻居是寡妇,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也跳跳蹦蹦地赶来帮助,工地上好不热闹!听凭寒来暑往,愚公祖孙很少回家休息。 
  有个住在河曲名叫智叟的人,看到愚公率子孙每天辛辛苦苦地挖山,:“你也真是傻冒到家了!凭着你这一大把年纪,恐怕连山上的一棵树也撼不动,你又怎么能搬走这两座山呢?” 
  愚公听后,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对智叟说:“你的思想呀,简直是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还不如那位寡妇和她的小儿子哩!当然,,我死了以后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还会生儿子,这样子子孙孙生息繁衍下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挖下去,还愁会挖不平吗?"面对愚公如此坚决的信念,智叟无言以对。
 
  当山神得知这件事后,害怕愚公每日挖山不止,便去禀告上帝。上帝也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派两个大力士神来到人间,将这两座山给背走了,一座放到了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到了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以南一直到汉水南岸,就再也没有高山挡道了。 
  这篇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智叟孤立而静止地对待愚公之老和太行王屋两山之高,其实无“智”可言;而愚公能用开展目光洞悉子孙无穷和山高有限,又怎么能说是“愚”呢?要想干成一番事业的人,就应像愚公那样充满信心,有顽强的毅力,不惧困难险阻,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精品文档请下载)
不同的“偷"之道
  从前有这样两户人家,一家是齐国人,姓国,非常富有;一家是宋国人,姓向,非常贫穷。姓向的听说姓国的很有钱,便专程从宋国跑到齐国,向姓国的请教致富的方法。 
  姓国的告诉他说:“我之所以发家致富,是因为我很擅长‘偷'。我只用了一年的工夫就有了吃穿;两年下来就相当富足;三年过后,我的土地成片、粮食满仓,我成了方圆百里之内的大户。从那时起,我便向乡邻施舍财物,大家都得到了我的好处.” 
  ,他以为姓国的所说的“偷"就是到处翻越人家的院墙,凿开人家的房间,但凡眼睛所看到的、手能拿到的,,,,而且被判罚没收他以前积累的所有家产. 
  姓向的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受了姓国的欺骗,于是就到齐国去,找到姓国的责备他说:“你骗我,我去偷怎么就犯了法呢?" 
  姓国的听了哈哈大笑,说:“你是怎么去偷的呀?" 
  姓向的把自己***打洞盗窃人家财产的经过讲给姓国的听了,姓国的又好气又好笑地对他说:“咳,你真是太糊涂了!你根本没弄懂我所说的‘擅长盗窃’是什么意思。如今我仔细告诉你吧。人都说天有四季变化,地有丰富的出产,我偷的就是这天时和地利呀。雨水雾露,山林特产,和湖泽的养殖可以使我的庄稼长得很好,房舍建得很美。我在陆地上能
‘偷'到飞禽走兽,在有水的地方能‘偷’,这些东西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并不是我本来所有的。我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向自然界索取财富,当然不会有罪过,也不会有灾祸。可是,那些金银宝石、珍珠宝贝、粮食布匹,却是别人积累起来的财富,你用不劳而获的手段去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是犯罪。你因盗窃罪而受到了处分,那又能怪谁呢?" 
  姓向的听了这番话,惭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看来,明智的人懂得如何用辛勤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去向大自然索取,创造财富;愚蠢的人才会想到用非法手段,走“捷径”去攫取别人的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