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业务战略—合作战略的选择
管理学院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能够做到:
1、合作战略的基本内涵;
2、掌握共谋战略的类型及其竞争优势;
3、掌握战略联盟成因及其价值;
4、掌握动态竞争的内涵
2
第一节合作战略
1、合作战略产生的原因
市场选择的同一、组织资源的近似、产品的同质性
2、合作战略的内涵
合作战略就是多家企业为各自的战略目的而形成的一种共同行动。
3
一、合作问题
企业实施合作战略时,哪怕这个战略本身是十分恰当的,即真正全面实施后对参与企业都有正面的战略利益时,这个战略也不一定就是真正有效的,甚至会对忠实地实施合作行为的企业带来损失。这是因为,合作行为意味着参与企业要将一些战略资源投入到共同行动中去,而自己却不一定能够对合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全面控制,反而经常会出现合作结果与起初的期望大相径庭,合作陷入困境的境地。于是就引出了合作问题。
4
1、合作问题的内涵
企业同时具有强烈的合作和欺骗合作协议的动机被称为“合作问题”。合作问题可以用最基本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思想来说明。假设企业间的不合作行为将会导致两败俱伤,而共同谋利的合作行为则可以导致共赢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打算采取合作战略的企业都将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他们都有强烈的动机选择合作行为,因为这种行为能够降低行业的竞争水平,较之不合作行为的确能够给双方都带来超过正常水平的利润。
5
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强烈的动机来背叛共同的合作协议,因为这样一来,虽然会伤害合作伙伴的利益,势必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从自身利益出发这完全理性的选择。
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企业的收益既取决它自身的战略选择,也和其它企业的决策密切相关。企业是选择竞争、合作还是欺骗合作协议取决于合作发生时的具体背景。但合作陷阱始终都是存在的。
6
2、解决合作问题的方式
第一种是Axelrod(1984)提出互动式的“以牙还牙”合作战略。他所提办法的根本思想是只要个别企业进行合作的收益和进行欺骗的机会成本都很高,或者合作收益大于欺骗成本时,那现实条件就会对该企业形成很强的行为约束,企业很可能会选择继续合作。
他认为只要企业预期中是和一定数量的合作企业发生互动的,而这几个合作博弈者会共同实施“以牙还牙”战略(即一位博弈者合作,直到另一位搏弈者出现欺骗协议的行为时。被骗的博弈者就对欺骗者采取对抗的行为)时,合作战略会产生最佳的效果。而当其它的合作者采取非合作战略时,又会使损失降到最小。Axelrod因此认为,“以牙还牙”合作战略导致的高收益、低成本的合作结果有效地解决了合作问题。
7
另一种是Tomas Hobbes提出的合作在社会中如何建立、解决合作问题的最传统方法。Hobbes认为,只有当中央权威(一个领导或统治机构)强制其它个人或企业不欺骗合作协议时,合作才能建立。由中央权威执行严厉的惩罚,使得欺骗的代价非常之高。
8
还有一种是Grannovetter提出的用社会标准去约束合作中的欺骗行为。他认为,大多数的的经济交易是发生在一种社会关系背景之下的,在这种企业共同面对的社会关系中隐含着一种关于合作的期望行为标准,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去参与合作。当这种社会行为标准明确表示会严厉惩罚合作中的欺骗行为,使得欺骗行为代价高昂时,合作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在Grannovetter的解决方案中,实际上是将中央权威中个人或机构改变成了期望合作行为的社会标准。
9
二、合作战略的分类
1、共谋战略
2、战略联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