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鸟鸣涧》教学设计
新蔡县实验小学 梁龙山
教学目的
1、采用灵敏多样的学习方法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看到的春几遍,你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时候呢?
6、诗人王维在春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到诗中一行一行仔细地找一找,并把它圈出来,四行都找完了,再举手。
7、确实,诗人在诗中写花落、山空、月出、鸟鸣、涧水流,这些景物交融在一起的春夜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到诗中把这个适宜的字找出来.
指名答复。(板书静)确实,这首诗给我们的一个深化感受就是“静".
(二)寻诗疑(课件出示)
1、“闲"、“空”、“惊”是什么意思?
2、“人闲桂花落”,为什么是“桂花落"?
让学生考虑,讨论,.
根据学生汇报,总结理解诗中重点字词的方法。(课件出示)
(三)品诗意,体味清幽
1、第一、二行: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1)第一句主要写了什么?生答复,师适时板书:花落
同学们都很会读书,读出了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夜晚,是一个静静的夜晚。就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桂花轻轻柔柔地飘落了,(屏显:人闲桂花落)同学们看过桂花吗?长什么样子?小小的,细细的桂花落在地上声音响吗?声音小到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也包括宋老师可能都听不到,但王维却在那个夜晚听到了.
这桂花落地的簌簌声告诉我们什么呢?(不作答)我们写教室很静,静到什么程度?(让学生自由说,老师不评价)静到一根绣花针落地的声音都听得见。那诗人写桂花落地的声音都听得见,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呢?(指名答复)
是呀,夜是这样的静,但不仅因为夜静,更因为看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人闲"两个字,它正是告诉我们王维的心——静。是啊,王维身处没有战乱,安定统一的盛唐,而他自己此时隐居风景秀丽的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悠闲自在,淡泊名利,所以他说自己是—— 人闲。
如今,就让我们用朗读把桂花落地地轻柔、舒缓展现出来。(指名读)
(女生齐读、齐读)
女生读起来清清幽幽的,别有一番情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第二句主要写了什么?生答复,师适时板书:山空
听着这桂花落地的簌簌声,王维才觉察夜是多么静啊!真是——夜静春山空.(屏显:夜静春山空)  同学们,鸟鸣涧这里风景如画,白天,山涧中阳光灿烂,鸟语花香,游人踏青,动物们自由自在……真是热闹非凡。渐渐地,渐渐地,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游人散去了,动物们都进入梦乡了,山林也空闲下来了,整座山就像睡着了一样,静静的,静静的……假设此时,你也站在这座春山面前,你会用什么词语,什么句子来形容?
是呀,静,静得诗人觉得好似整座山什么都没有了,空荡荡的。谁用朗读来把这样的画面读出来.(指名读)
让我们用朗读来赞叹这座空山吧!(男生齐读、齐读)
让我们把这个“静"字留在心中,
2、第三、四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引读:月出惊山鸟,,月从哪出来呢?(板书 月出)(云)怎样的云?
(薄薄的几片云)是呀,一轮明月从云层中钻出来,皎洁柔和的月光一下子倾泻在山涧中,睡梦中的鸟儿于是--(指名答复)是呀,鸟儿以为天亮了,睁开朦胧的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