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重症病人的凝血功能障碍.pptx

格式:pptx   大小:2,000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症病人的凝血功能障碍.pptx

上传人:1557281760 2022/3/13 文件大小:1.9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症病人的凝血功能障碍.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症病人的凝血功能障碍

1
第一页,共57页。
重症病人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的几率
发病率很高:10%~40%
存在问题:缺乏统一有效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

严重障碍
许多活化的凝血因子是在肝脏灭活的,而且肝脏又是抗凝物质合成的主要场所。因此肝功能严重障碍可促进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12
第十二页,共57页。
二、影响凝血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因素
3、血液高凝状态
妊娠3 周开始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凝血因子逐渐增多,纤溶系统功能低下,妊娠末期最明显,故产科意外时易发生DIC。
4、微循环障碍(休克晚期)
血液瘀滞,红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

13
第十三页,共57页。
三、凝血功能障碍的特点
高凝期
消耗性低凝期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14
第十四页,共57页。
1、高凝期
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所以多数患者血中凝血酶含量增多,导致微血栓的形成,此时的表现以血液高凝状态为主。

15
第十五页,共57页。
2、消耗性低凝期
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和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消耗而减少,此时常伴有继发纤溶。所以有出血的表现。

16
第十六页,共57页。
3、继发性纤溶亢进
在凝血酶及因子XIIa的作用下,纤溶酶原活化素(激活物)被激活,从而使大量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此时又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形成,它们均有很强的纤溶和(或)抗凝作用,所以此期出血十分明显。

17
第十七页,共57页。
四、凝血功能障碍目前的进展
对凝血机制的认识上
对凝血功能的监测上
凝血治疗上

18
第十八页,共57页。
一、凝血及纤溶的过程
17世纪中叶 ——“凝块纤维”
19世纪初 ——纤维蛋白 、凝血酶
20世纪初 ——凝血理论,是外源凝血途径的基础
1964年 ——凝血过程的瀑布学说
90年代后——组织因子途径学说
20世纪——“细胞水平”为基础的凝血概念

19
第十九页,共57页。
FXI FXIa
FIX FIXa 组织因子/VIIa
FV-Ca++-FX FXa FX FXa
因子 VIIIa
FII FIIa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FXIIIa
纤维蛋白
血凝块
内源性途径
FXII FXIIa
外源性途径
共同途径
传统凝血瀑布模型
-体外凝血试验

20
第二十页,共57页。
以细胞为基础的止血概念
Hoffman M et al. Thromb Haemost 2001;85:958-65
起始阶段
放大阶段
凝血酶的爆发
经典的内、外源性凝血反应近来受到了“细胞水平”凝血概念的挑战

21
第二十一页,共57页。
起始阶段-凝血酶生成阶段
FX
FXa
FIX
FIXa
TF
TF-FVIIa
FVII
FII
FIIa
+
细胞表达TF
凝血酶原
凝血酶

22
第二十二页,共57页。
FIXa
FIIa
FXI
FXIa
FIX
FVIII
FVIIIa
FV
FVa
血小板
血小板活化
放大阶段
因子V、IX、 VIII和血小板开始活化
开始出现少量的凝血板块

23
第二十三页,共57页。
凝血酶爆发阶段
activated platelets
FII
FXa-Va
FV
FIIa
FVIII
FIXa-FVIIIa
FX
FXa
FIX
活化的血小板刺激产生大量的凝血酶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 在血小板堆上形成紧密的纤维蛋白网
● 通过凝血因子的交互作用形成纤维蛋白, 该作用类似“多米诺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