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臀肌筋膜炎powerpoint.ppt

格式:ppt   大小:9,928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臀肌筋膜炎powerpoint.ppt

上传人:2112770869 2022/3/16 文件大小:9.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臀肌筋膜炎powerpoin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肌肉的横断面
浅筋膜的解剖1
浅筋膜的解剖2
臀大肌解剖
(一)臀大肌的解剖提要
臀大肌方形扁厚,与臀部皮下脂肪共同形成臀部彭隆的外形,覆盖臀中肌下半及其他臀肌。该肌起于髂骨外面和骶骨背面,肌束粗大,向肌筋膜病激痛点和引传痛
1、臀中肌筋膜病激痛点和引传痛
臀中肌的肌筋膜激痛点是常被忽略的下腰痛来源。由此肌激痛点引起的疼痛范围限制在直接邻近的肌。这一疼痛的邻近分布很像三角肌激痛点引起的疼痛引传。就像三角肌,臀中肌也可分三部分,分别是后、中、前三部,这些部位是激痛点容易被发现的部位。
1、臀中肌激痛点1:位于臀中肌后部,在骶髂关节附着处接近髂嵴。激痛点1的引传痛和压痛主要沿着后方髂嵴到骶髂关节,到骶骨同侧,疼痛也可分布到一侧臀的大部。
2、臀中肌激痛点2:也是直接在髂嵴下,在髂嵴全长的中部。臀中肌激痛点2的引传痛向外侧和臀中部的区域,这些引传痛也可向后外到大腿后面上份。
3、臀中肌激痛点3:较少见,同样也在髂嵴下,位置接近髂前上棘。激痛点3引传痛沿髂嵴方向,越到下腰区,到骶骨两侧(即整块骶骨后面)。以前的版本,把这三个独立的激痛点5合并成一复合形式。偶尔也有臀中肌其他部位的激痛点被发现。
2、臀中肌筋膜病的症状
有活化性臀中肌激痛点的患者其主诉常为步行时疼痛,特别是有未得到矫正莫顿足结构的患者。
有臀中肌激痛点患者,由于患侧影响,常使睡眠困难,为了避免激痛点受到压迫,患者常采取仰卧位或患侧在上的体位睡觉。然而,仰睡又会压痛臀中肌后面的激痛点。当臀中肌激痛点对侧在下侧卧时,两膝之间要放一枕头,以防止过度内收,牵拉臀中肌的紧绷肌带 引起疼痛。最好的睡眠姿势是半仰卧,身体转身侧半,使至不影响激痛点,用一软枕支垫躯干。
有活化性臀中肌激痛点的患者,身体后陷的坐姿时也不舒服,当椅背硌住臀部时,身体的重量压住这些激痛点
臀中肌激痛点触诊
臀中肌筋膜炎步态
臀中肌筋膜病针刀治疗
(八)臀中肌筋膜炎的针刀治疗
(1)患者姿势 患者俯卧或侧卧;侧卧时患侧在上。
(2)治疗点 臀中肌范围,激痛点或硬结,条索处。
(3)针刃方向 与臀中肌纤维方向一致。
(4)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臀中肌筋膜、臀中肌或骨面。
(5)运针法 经治疗点进针至骨面,略提针,做纵行或横行切割,与骨面粘连增厚处做刃剥。
(6)辅助治疗 施针毕,大部分会在所治肌肉出现局部抽搐反应。可数分钟后掌揉臀中肌,然后做龙层花臀部揉面法和下肢的抖法,达到松弛肌肉,促进疗效的作用。
(7)注意事项 向内,向下在臀大肌深面有臀上动脉,静脉和神经走行,此处施术应注意上述结构;以免损伤。或施术后以沙袋压住,防止出血。
臀中肌筋膜病冷冻喷雾治疗
冷冻剂二***乙烷喷雾范围:从臀中肌的覆盖部到其引传痛的部位,由上至下,并同时做被动伸髋和屈髋动作.
三 、臀小肌筋膜炎 假性坐骨神经痛
(一)解剖提要: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部,亦呈扇形,起于髂骨翼外面,肌束向下集中,止于股骨大转子。其作用于臀中肌相同,可以外展髋关节;在外展髋关节的动作中,臀小肌的作用可能与冈上肌外展肩关节的角色相同,为髋关节外展的启动肌。臀小肌受臀上神经支配。
(二)功能单元:臀小肌前部和阔筋膜张肌的内旋髋关节作用得到臀中肌前部纤维的协助。与此相反作用的肌主要是臀大肌和梨状肌,以及其他外旋的肌,股方肌、上、下孑肌和闭孔内、外肌。
臀小肌外展髋关节功能的原动肌是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其外展相反作用的肌主要为四块收肌,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和耻骨肌,及略微功能延伸的股薄肌。
臀小肌解剖
(三)臀小肌筋膜炎的病因
臀小肌筋膜炎临床引传痛常常表现典型,向下可到小腿后外和踝关节外侧,因此临床称为假性坐骨神经痛。除了中医所说的衰老退变,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之外。在结构上其属于髋关节外展启动肌,经常承受集中的应力,也是臀小肌损伤,引起筋膜炎的重要原因。大腿外展的过程是:阔筋膜张肌首先收缩,将股骨干上提,股骨头贴紧髋臼,然后臀小肌收缩,将股骨头拉向髋臼内呈外展准备姿势,配合其他外展肌收缩,髋关节外展。这与上述功能单元阐述的观点有一点不同之处。就此而言,臀小肌与冈上肌相同,容易受到应力性的积聚性劳损。
臀小肌筋膜炎( 假性坐骨神经痛) 激痛点和引传痛
臀小肌激痛点的引传痛
可以表现为难以忍受的持续疼痛和异常剧烈的疼痛,疼痛的激痛点起源处为很深的臀肌结构,而引传的疼痛离此起源肌距离较远,因此经常被忽视。1946年,第一次从臀小肌前部和后部区分出激痛点引起的疼痛。这些引传痛分别向下到下肢的外侧和后面。这种疼痛不像其浅层的两块臀肌,疼痛可以放射到踝部,随后的许多报导也是如此。
臀小肌前部激痛点可将疼痛和压痛放射到臀的外下、股和膝外侧、小腿腓侧,以至到踝。一般来说,臀小肌引传痛不超过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