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PC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技术探讨.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PC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技术探讨.docx

上传人:mama 2022/3/16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PC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技术探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并生成水化产物。只有使水泥完全“水化”才能达成混凝土未来的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包括了“水化”、“凝结”、“硬化”过程,分为5个阶段:图中Ⅰ区为诱导前期阶段,其水化反应剧烈;Ⅱ区为诱导期阶段,反应极其缓慢,又称静止期,该阶段实为初凝阶段;Ⅲ区为加速期阶段,也是终凝阶段,出现第二个放热峰,到达峰顶时标志凝结阶段的结束;Ⅳ区为减速期阶段,为硬化阶段,其反应速度随时间而下降,水化作用逐渐受扩散速率的控制;Ⅴ区为稳定期阶段,该阶段反应速率很低且基本稳定,水化作用已近尾声。











混凝土性能主要由混凝土组分、混凝土配制和混凝土养护等因素决定。在原材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一定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早期的养护,就成为混凝土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混凝土的养护包括养护温度、养护湿度、养护时间等,对混凝土水化的硬化程度、强度发展、耐久性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尤以养护温度的控制最为关键。一般来说,养护温度越高,强度发展越快。研究表明当温度低于某一限值时,水泥水化反应将不再进行,混凝土强度停止发展,这个温度在-10℃左右。实际上,在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混凝土中的水分己经开始结冰,这将导致混凝土的冰冻损伤。除了温度外,环境湿度对混凝土的养护也有重要影响,若养护初期的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没有保持充分的湿度,会造成混凝土中水分大量散失,水分的散失既阻滞了水泥的水化,又使混凝土因失水而收缩,导致混凝土出现早期收缩性裂缝。因此,综合混凝土早期养护对温度与湿度的要求,以及设施的易建和运行成本的考量,采取蒸汽养护法是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案。尤其是在冬季,可以大大地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出率。










2PC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技术要点

对于PC混凝土构件蒸养设施的准备来说,当生产是在工厂内进行时,蒸汽发生设备、养护室的设置、构件的转运等都较方便。对于蒸汽发生设备,目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是燃气式锅炉;而养护室的设置,则需根据构件的尺寸形状搭建封闭的隔热保湿房。养护室内应设置温、湿度显示器,便于对构件蒸养过程的温、湿度进行监控。有条件的可以设置温、湿度自动感应调节装置,确保温、湿度的适宜度。

PC混凝土构件的蒸养过程,需要依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并按相应的工艺参数来执行。具体工艺流程:构件移送与静置→构件升温→构件恒温保持→构件降温具体工艺参数如下:(1)构件移送与静置。将浇筑完成的PC混凝土构件移送至蒸养室内,并静置至少15分钟。(2)构件升温。静置阶段过后,将蒸汽送入换热器,持续升高养护室的温度。但升温速度应控制在10~15℃/h,最高温度不应高于65℃。(3)构件恒温保持。当养护室温度达到最高温度后,应停止升温并保持之,~2h。(4)构件降温。恒温保持阶段完成后,可对养护室温度进行降温,但降温速度不应超过10℃/h,当温度接近室温时,方可将构件移出养护室。










3PC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时的注意点
(1)关于移送与静置。在移送构件时,一定要连同成型模具一起移送,且模具必须是刚性的,以确保构件在移送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变形。因为刚浇筑完成的PC混凝土构件,处于完全的塑性状态,没有任何强度;至于静置时间的遵守,是因为在构件浇筑完成后的15分钟内,构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