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鼠疫防治基本知识.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鼠疫防治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2/3/17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鼠疫防治基本知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鼠疫防治基本知识
鼠疫是鼠疫杆菌引发的致死性极高的恶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
该病发病急,传染性强。但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 鼠疫是可防、可控、 可治的。下面,为大家介绍鼠疫防治的基本知识:
鼠疫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寒鼠疫防治基本知识
鼠疫是鼠疫杆菌引发的致死性极高的恶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
该病发病急,传染性强。但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 鼠疫是可防、可控、 可治的。下面,为大家介绍鼠疫防治的基本知识:
鼠疫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烧、剧烈头痛、呕吐、面部发红、 眼红、皮肤有由血点等。鼠疫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
肺鼠疫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 24〜36小时内 由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
一、传染源:
鼠疫主要在啮齿动物中循环进行,形成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中主要是鼠
类和早獭,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由大量鼠疫杆菌,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造成
人间鼠疫流行的传染源有:一是患有或死于鼠疫病的各种动物,如早獭等;二 是动物体外寄生的跳蚤等;三是鼠疫病人。
二、传播途径:
人感染鼠疫菌的途径也有三种:一是接触患有鼠疫病的动物,如剥皮、煮食 等;二是被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三是鼠疫病人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 可获一定免疫力。
四、疫情控制:
鼠疫可防可控可治,早期发现疫情,早期报告,及时处理疫区是制止鼠疫 蔓延的关键措施。因此,要充分发动群众,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和各级卫生组织
力量,建立疫情报告网,确定疫情报告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早 治疗。
(一)、避免在鼠疫疫源地,接触鼠及早獭、特别是病死旱獭有感染鼠疫 的危险。
(二)、坚持“三不”制度:
.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及其它病死动物
.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
.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
(三)、坚持“三报”制度:
.发现病(死)旱獭和其它病(死)动物要报告;
.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应立即报告;
.发现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应立即报告。
(四)、疫源地居民安置地、救援人员驻扎地选择要远离旱獭栖息地,做好 防鼠防蚤。需要在鼠疫活动地区内宿营时, 最好能在宿营地周围喷洒一些杀虫 药剂,杀灭可能侵袭人类的吸血昆虫。
(五)、不要剥食不明原因死亡的藏系绵羊;这些动物体表的蚤类不活跃, 只要人类不主动接触它们,就会减少和避免感染鼠疫的危险。不要接触牧羊犬
叼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