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三月桃花水》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月桃花水》教案.docx

上传人:wsh309048309 2022/3/17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月桃花水》教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三月桃花水》教案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八册《三月桃花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纤细的 (指导要小声地、悄悄地读 体会修辞手法:拟人)

丁冬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体会修辞手法:比喻)
水浪声:急流的 (理解要读出急来)]
3、师小结:真正使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弹奏出了无数美妙的音乐。
4、学生自由练读3 —4自然段,比比谁读出了这些声音的特点。
5、指名读,师生评议,全班齐读。

6、师小结: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能一起告诉老师吗?
(三月桃花水奏出的各种的声音)
五、想象 “水清如明镜 ”
1、学生轻声读第五、六自然段,用 “。 ”圈出桃花水中映照的美景,并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2、读后交流,并板书所见景物

[燕子、垂柳、姑娘、炊烟 … …]
相机理解 “如雾如烟 ”, “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 ”, “袅袅 ”,以助朗读。
3、欣赏动画,感受景美。(图中多种具有春天代表性景物)
4、学生默读第六自然段,用 “ ”划出让画面动起来的词。
[飞过,裹着,披上,来到,浮起,升起] (课件中标出)

5、学生自由练读五、六自然段,读出动态美来
6、指名读,师生评议,全班齐读。
7、师小结: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能一起告诉老师吗?
(是三月桃花水发出的光芒)
8、指导学生抓住省略号展开想象,先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出示 “它看见 ;

它看见 ;
它看见 … … ”)
9、师小结:像这样有三个或更多的句式整齐,结构类似,内容相近的句子组合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就叫 — —排比。 (板书)
六、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1、小结:三月桃花水如竖琴,似明镜,弹奏出无数美妙的乐曲,映照着动感的画面,让我们将这么美的桃花水也带给自己的朋友、老师、父母好吗?

2、出示作业:
将《三月桃花水》这篇课文读给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受春水的美丽。
【板书设计】
是春天的竖琴 (浪花声、水波声、低语声
丁冬声、水浪声)

三月桃花水
春水
是春天的明镜 (燕子、垂柳、
姑娘、炊烟 … …)
(拟人、比喻、排比)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