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规范标准.docx

格式:docx   大小:20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规范标准.docx

上传人:万家乐书屋 2022/3/18 文件大小:2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规范标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试行)
Technical Criteria for
Biodiversity Impact Assessment in Nature Reserve

实地考察、调研,在明确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和完成生物本底(现状)评
价的基础上, 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预测性评价。 评价容应包含以
下 A→F 共 6 个部分。
在完成野外调查和业工作之后,评估专家使用评分表,对各部分容的每项评
价指标按照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的梯度分别赋予由低到高不
等的分值,由评估专家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评分, 并计算出生物多样性影响
指数( BI )。
关于各个部分的评估指标权重值, 需要针对项目影响区的主体生态系统类型
(如森林、草地、湿地、水体等) ,邀请相关专家对三级指标打分,分别取其平
均值之后确定。
评估的工作程序为:
项目建设方向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正式书面申请
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是否需要评估,如果需要评估
项目建设方向具有评估资质的相关单位提出评估申请,获得同意后
项目建设方和承担评估的单位共同向相关的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进入该保护区开展实地考察的申请、并取得行政许可
承担评估的单位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开展评估(包括业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实地考察、访谈等),项目建设方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后勤保障服务
承担评估的单位按要求完成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并提交给相关的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
对景观 / 生态系统的影响
有关术语和说明:
评估区:根据具体项目性质,经评估专家组讨论确定纳入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区域。单位: hm 2 或 km 2 。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景观 / 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指森林、灌丛、草地、水域湿地、农用地、其它。
3) 景观 / 生态系统类型的特有性:是指仅存在于指定区域的景观 / 生态系统类型。
景观:狭义景观是指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的围, 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 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景观则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
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单位:
hm 2 或 km 2 。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5)
生态系统: 是包括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所有生物和非生物之间,通过能流、
碳流和营养
物质循环而互相作用、 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 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可
以是任何大小的复合体。
6)
森林:一般是指以乔木或竹子为主,郁闭度大于(等于)
20% 的天然林和人工林。这
里将郁闭度为 10% ~20% 的稀疏林地也包括在。单位:
hm 2 或 km 2 。数据来源:遥感
更新。
灌丛:指以灌木为建群层片, 郁闭度大于 10% ,高度在 2 米以下的矮林地。 单位: hm 2 或 km 2 。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8)
草地:指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在
5% 以上的各类草地,包括以牧草为主的灌丛
草地和郁闭度在 10% 以下的疏林草地和灌草地。单位:
hm 2 或 km 2 。数据来源:遥感
更新。
9)
水域湿地:指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或人工综合体。
《湿地公约》中的定义:湿地系指不
问其为天然或人工、 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
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或静止或流
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
湿地包括沼
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
水库、池塘等。单位: hm 2 或 km 2 。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农用地: 指耕种农作物的土地, 包括熟耕地、 新开荒地、 休闲地、 轮歇地、 草田轮作地;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滩涂。单位: hm 或 km 。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11) 其它用地:包括各类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难利用的土地或植被覆盖度小于 5% 的土
地。单位: hm 2 或 km 2 。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斑块: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单
位: hm 2 或 km 2 。数据来源:遥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