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凹版印刷中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凹版印刷中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docx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22/3/19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凹版印刷中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种凹版印刷中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一)
序号
问题点
原因
解决办法
1
反粘:
干燥太慢,使导辐污染,粘着,收卷后油墨粘在非印刷面,
1. 溶剂干燥太慢;
2. 版辑网纹过深;
3. 烘干能力不足;
的;
3. 参看“变质”项及“白化项”;
4. 利用烘干机的加热器,在允许范围内加热。
16
变质:油墨丧失了流动性、粘度异常上升、光泽降低、粘着不良。
由于溶剂的气化热而使温度降低,使周围的空气中湿汽万分结露,造成油墨中水分增多。
1. 采用慢干溶剂;
2. 对于混入水分的油墨全部更换;
3. 对于混入尘埃的油墨定期进行过滤。
17
色调的再现性不良:在有色调层次的画面中,从阴影部到光亮部油墨的转移状态缺乏均匀性,发生堵塞
及转移不良。

2. 堵版;
3. 与制版状态有关。
1. 粘度尽量的低,在有的场合并用慢干油墨;
2. 参见“堵版”项;
3. 不同的版形,油墨的转移难易不同;
「种凹版印刷中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三)


问题点
原因
解决办法
18
刮刀痕迹:用放大镜观察,在刀线的中央有芯状空白
1. 刮刀的材质及研磨不良;
2. 版的表面状态(铭层)及滚筒偏移;
3. 油墨中杂质及粗糙颗粒将刮刀抬起。
1. 更换刮刀或进行研磨、以刀部稍长、
硬度较软为有利;
2. 镀铭硬度高些以提高平滑度,应仔细研磨以消除毛剌;发生问题后,再用纸擦拭或重新镀铭。
3. 降低油墨粘度;在油墨循环系统中加入120目滤网。
19
叠印不良:指在网线现象中,发生在油墨之间叠印部分的现象:从中间调至光亮部分色调,存在斑点。
降低印刷压力、橡胶辐的硬度越软越有利。
参见“网线”项解决方法。
20
挤出:油墨舌状溢出转移到薄膜上。
油墨被印到未刻的部位。
提高粘度、快干溶剂、提高机速;采用较软压辐、印压较轻为有利;油墨变质。
21
橘皮现象发生在叠
印部分
叠印时第主层油墨被第二层油墨溶解,在干燥前对流形成的独特现象。
1. 以快干溶剂以较高粘度印刷。
2. 提高印刷速度;
3. 油I!性能不良,油I!厂解决。
22
白化:印刷面好像撒
了面粉一样,并产生
。造成树
脂不溶、析出、白浊和
1. 使用正确的溶剂配方;
2. 水白化时:应采用慢干溶剂或提高
粘着不良、划痕等
局部胶凝化。

时,由于温度下降混入水分造成树脂不溶、析出、白浊和局部胶凝化。
印刷速度,尽快将薄膜送入烘干机;

23
起泡:使网点脱落、
泡沫飞溅造成印刷品污染
1. 水性油墨多发;
2. 循环系统缺失。
1. 加入消泡剂;
2. 避免循环系统中油墨从大的落差流
下。
24
干燥过快:浅网的叠印不良及筛屑现象,浅网部分堵塞、白化。
1. 油墨及溶剂干燥过快;
2. 干燥机的热风吹到了版
面上或版辐周围的空气流动。
1. 使用慢干溶剂;
2. 使排气量大于进气量;
3. 流动的空气影响。
25
雾化:非刀线的和面状的污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