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的教育小故事
小学生在校应该遵守学校的制度和纪律,当老师碰到学生违犯纪律时,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责骂就是教训,这对双方都有不利影响,获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但假设用一那么针对性比较强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不是更好吗?例如,一个班级正在上自习课,老我的教育小故事
小学生在校应该遵守学校的制度和纪律,当老师碰到学生违犯纪律时,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责骂就是教训,这对双方都有不利影响,获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但假设用一那么针对性比较强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不是更好吗?例如,一个班级正在上自习课,老师迟到了一会,当老师赶到门口时,发现教室里闹哄哄的,但老师并没有马上批评,而是给学生讲了一个校故事:同学们,以前有个老木匠,干的活非常好,他造的房子既稳固又美观,老板对他很满意因为他用的是最好的木材,最好的手艺来造。当他退休前三个月,老板让他造最后一座房子。他当时就很气愤,都快退休了还不让清闲一点!于是,他就怀着不愉快的心情,造起了房子,而且他用的是最劣质的木材,最差劲的手艺干活。三个月后,房子造好了,可他知道,这是一座危房,用不了几年。当老板把钥匙交给老木匠时说:“这是我给你的退休礼物。”老木匠顿时懊悔万分!故事我讲完了,同学们,我们平时的学习就等于在造房子,每一节自习课,每一次作业,看你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态度来“造”。有的同学造的房子结实、美观,将来住进去安全舒适;有的同学是粗制滥造,将来住进去整天提心吊胆,懊悔莫及。你看,一个小故事及时地对学生的自修课纪律来了一个影射,而且说到了学生的心坎里,针对性强,使其恍然大悟,想必学生也乐于承受.
简约性和持久性。一方面,显而易见,这样的小故事简洁明了、粗浅易懂,一般几分钟就能讲完。另一方面,老师要抓住适当的时机来讲,而且,故事的哲理性很强,要让学消费生共鸣,对学生的影响时间较持久。因为,
“老师的说服,有些主要是以理服人,有些那么主要是以情动人。说服内容的情感因素对态度的改变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影响往往不能持久。而说服内容的理智内容那么容易产生长期的说服效果。"假设学生长期浸透在这样的气氛中,往往会形成某些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可能学生以后长大了,小学学的课文倒忘了,但某个小故事却还记得,受用终生啊。(精品文档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