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吕河镇庙湾小学 郭芳斌
设计理念:
《四季》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继识字一后的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
1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吕河镇庙湾小学 郭芳斌
设计理念:
《四季》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继识字一后的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还有待提高,再加上学生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所以针对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我在设计上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采用创设情境,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满童趣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让学生自编诗歌,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唤起学生对快乐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学生在课堂中要多“动脑”、“动手”、“动口”,因此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儿童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和口头编诗歌的兴趣。
3、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感知四季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
教学重点:多形式的朗读,对四季特点的认知。
教学难点:在读懂儿童诗的基础上自编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课前播放《四季》的歌曲,活跃气氛,教师谈话激趣。
3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小朋友,这首歌词你们在哪见过?哦,这首歌词描写的就是四季美丽的景色,你还记得一年是哪四季吗?(春、夏、秋、冬 )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画一般的四季。哎,别急,还是先来问候一下字宝宝!
1、课件出示字宝宝,学生抢读。
2、词语宝宝也等着大家呢,齐声读一读。
秋天 肚子 就是 雪人 冬天 夏天 荷叶 圆圆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谈话,儿童化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赏春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小朋友们,你们的记性真不错,恭喜你们闯关成功,现在老师就带你们走进画一般的景色。请看!
(1)小朋友说说你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
(2)多形式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a、自由读
b、指名读【 小朋友,我们想一想小草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的、激动的、害羞的)】,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好吗?
(3)小朋友们读得真是有感情,桃花都笑红了脸,我们来帮帮它,补充一下诗句,补充后齐读。
(设计意图:利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勾起学生对春天的记忆,“赏”春景,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会草芽刚钻出地面时的不同心情。积累词语,体现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