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南古典园林
江南古典园林介绍
私家园林之中,最负盛名的是江南园林。中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赞语,即“江南园林甲天下”,表明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地位和人们对它的称颂和向往。江南,是一个较具开放性的地理定义,严谨说来,它应该指江苏境内
江南古典园林
江南古典园林介绍
私家园林之中,最负盛名的是江南园林。中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赞语,即“江南园林甲天下”,表明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地位和人们对它的称颂和向往。江南,是一个较具开放性的地理定义,严谨说来,它应该指江苏境内长江下游南岸的水网地区,但实际上它却包括长江北岸扬州、泰州等商业富庶地区。这里是传统的文化发达地区,教育较为普遍,由读书而踏入仕途的人数很多,堪称人文荟萃,诗文书画人才辈出。在自然环境方面,这里水道纵横,湖泊星
布,随处可得泉引水 ; 兼以土地肥沃,花卉树木易于生长,除了太湖洞庭东、西二山所产湖石之外,江阴、镇江、宜兴、湖州等地,均有石产可作园林造景之
用。因此,这一带造园活动一直很活跃,各城市名园荟萃 . 现存我国私家园林的精品,大多集中在这一带。
江南古典园林选址
园林以得水为贵,宅园的选址大多在靠近水系的地方。明代北京西郊海淀
一带是私人别业集聚之区,至清代大部分改为宫苑 ; 以后高粱河水系的积水潭、后海一带,私人宅园逐渐增多。城内宅园缺乏水源,一般仅挖小池,以所得土
方堆土山,体量也不大,常摹拟大山的余脉或小丘。叠石亦多为小品,偶得奇石就独立特置供欣赏。
江南古典园林风格
明代宅园风格继承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传统,着重于运用水景和古树、花木来创造素雅而富于野趣的意境,因景而设置园林建筑,并巧于借景。清代乾隆以后,宅园中建筑增多,趋于繁琐富丽,和明代风格迥然不同。
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南京、无锡、苏州、常州、湖州、杭州、扬州、太仓、常熟等城市,宅园兴筑盛极一时。这些园林都是在唐宋写意山水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主观的意兴与心绪表达,重视掇山、叠石、理水等创作技巧 ; 突出山水之美,注重园林的文学趣味。
宅园布局受四合院建筑和宫苑影响,园林空间划分数量少而面积大,常用中轴对称布局。如恭王府的主要空间划分不过五六个,花园的布局有明显的轴
线贯穿。
江南古典园林建筑学特点
江南园林所拥有的古典艺术及传统历史文化是任何建筑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 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它采用了诸多的造园手法,例如平面的布局、空间
的组织、意境的创造等。主要特点包括立意与布局 ; 空间的延伸、渗透与分隔 ; 空间的含蓄 ; 空间的虚与实。
立意与布局
在古典造园中,人们通过园林这种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意义。根据具体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真实的景象被转化为概念化的艺术形式。在这个阶段中,道家思想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力,清钱泳曾指出:“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 ??”强调了中国古典园林更加注重的是追求诗的意境美,除了采用“多方胜境,咫尺山林”的手法之外,还经常借匾联的题词来破题,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强其感染力。例如网狮园中的待月亭。其横匾曰“月到风来”,而对联则取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