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懂得放下作文800字.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懂得放下作文800字.doc

上传人:一笑先生1998 2022/3/2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懂得放下作文800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懂得放下作文800字
放下,其实也是一种智慧。下面是xx给大家带来的懂得放下作文8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懂得放下作文800字1
有时,放下是一种意境,让人在得到轻松的一瞬间也带来美感。
有时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听此诗句,孟德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痛,忙上前询问道:“先生何人?怎解孟德之苦?”那人轻叹一声,曰:“鄙人字牧之,吾望江水之悲,乃思孟德之悲。”于是二人席地而坐。
5
牧之曰:“自袁绍之战,曹军又添了百万新甲,战船千具,箭镝不可胜数。曹操,雄心之志者,天下豪杰未可逾之。本有包举宇内之势,然一步之错,至天下三分。”
孟德曰:“依先生之意,错
在何处?”
牧之曰:“请先生听我徐徐道来。荆州既破,孟德率百万之众,御千船之舳,顺流而东,拟灭刘破吴。军之盛状,旌旗蔽空,酾酒临江。孙刘虽盟,然盟之又如何?只二十万残兵耳。然孙刘取之攻法为火,以火毁连船;孙刘取之疏忽为间,间黄盖之鞭笞;孙刘取之坠志为迷,小乔投怀送抱,散其心志。知孟德为枭雄,解连船则可御火攻,明其心则可放离间。然孟德之心甚色,怎可舍小乔于不顾?此心魔不舍,则曹军败局已定矣。”
清风咽咽,孟德早已泪洒千行。他怅望灰天:“原来并非天不助我,也非兵甲不强,而是内心无法抛舍对小乔的爱恋,至使错失进攻之机,空留千古之憾。依先生之意,我该如何补救?”
牧之轻拂白须,道:“懂得舍弃者,天之佑也。唯得舍弃权钱之欲,舍弃名利之享,舍弃红尘之思,才能专注于使命,一统大业便指日可待。”
7
孟德忙起身躬拜道:“谨先生之教!”
后曹军果百战不殆,百年后三国统一。
千年后的今天,这个浅显之理依然适用:懂得舍弃者,赢之!
懂得放下作文800字4
放弃和坚持都值得肯定
放弃,是一种选择;坚持,是一种态度。坚持亦或是放弃,两者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坚持不懈值得肯定,但合理地放弃有时又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由此可见坚持的巨大力量。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浮躁的世界更需要一种坚持与坚守。我们国家所大力提倡与发扬的工匠精神,不也是如此吗?正是那些工匠的执着与坚持,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铸就了我们中国的伟大成就,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坚持,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技艺,还能促成国家的兴旺发达。坚持的确是值得赞赏与肯定的。
但是,有时候放弃却显得更为明智。当我们的工作没有了方向,没有了进展,我们仍要一味地坚持吗?直到撞了南墙才肯回头吗?合理的放弃,能使我们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我们喜欢的、有意义的事上。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来抨击封建势力,解放人们的思想,成了一代名家。合理的放弃使鲁迅的价值提升,使他的人生更有意义。放弃不是为了结束,而是为了更好的
7
开始。放弃是一种变通,也是一种智慧。
放弃与坚持,不分错对,不分好坏。坚持还是放弃,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纵观中国历史,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果断放弃原先计划,开始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经过十几年的坚持,红军的革命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正是因为毛泽东合理的放弃,才为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条件;也正是毛泽东正确的坚持,才使得革命取得巨大的成就。正确认识坚持与放弃的利害关系,依据实际情况作决定,往往能影响整件事情的成败。
坚持需要毅力,放弃也需要勇气。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多少,坚持也并不比放弃困难多少。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既有毅力,又有勇气;既能坚持,也会放弃的人
人生途中,我们这些学子也会面对无数的选择。有了前进的目标与方向,就执着地坚持下去吧!坚持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当你觉得前进无望,没有意义的时候,就果敢地放弃吧,因为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更好的坚持。不必在乎对错是非,因为放弃与坚持都值得肯定!
9
懂得放下作文800字5
曾经,一位小男孩无法穿过泥泞的田径,便向他的母亲寻求帮助。母亲就教导他脱去皮鞋,虽有疑惑不解,但照做后竟可在田径中自由穿行。可见,放弃那双看起来有用的皮鞋使他能够方便出行。那,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只有学会放弃,才可能取得那把成功的钥匙。
放弃那些令世俗羡慕的优越条件,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革命烈士秋瑾原来是大家闺秀,不愁吃穿,可过着世俗名流的生活。但,她最终选择放弃那些金钱名利,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可人人皆知的是,革命哪有不头破血流就筑成的?当然,她在这条路上也英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面对世俗别样的眼光,她也死而无憾。她可以选择一生过着安逸的生活,可如果那样的话,她的姓名岂能永垂不朽?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面对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