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网络用语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languag签。
引言
网络用语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与传统的语言习惯相区别的语言形式。由于它简洁、生动并且贴近生活,所以深受广大网友,特别是大学生网友的偏爱,并且发展迅速、运用十分广泛。因其自身所包含的特性,在给青年大学生网友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网络化,而流失了对规范语言的使用,导致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以网络用语的使用与发展为主线,深入探讨网络用语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最后提出规范使用网络用语,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本研究正文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
第一章:网络用语的概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包括网络用语的定义,网络用语的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等和对大学生及语言表达的界定。
第二章:网络用语的现状和发展历程,主要分析网络用语的几个发展阶段和现状发展特点,并引用数据和图表直观的展现。
第三章:网络用语对大学生语言表达影响的评估,主要是对网络用语发展趋势的归纳和网络用语对大学生语言表达利弊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
第四章:网络用语对大学生语言表达影响机制的论述。
网络用语的概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网络用语的定义
(1)网络用语
网络用语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际语言。广义的网络语言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编辑网页和编程的计算机语言,例如HTML、Java、Javascript、VB、ASP、SQL等,在各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中,使用网络语言编程早已是必修课类的课程;第二类是有关网络设备和技术的术语,如鼠标、键盘、内存、光驱、登陆(登录)、在线、浏览器、链接黑客等,这些应该属于现代汉语的新词语范畴,早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词汇库中的常用词汇;第三类指的是网民在互联网上用来交际的简单、随意、生动、多样化和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的各种语言符号"如灌水、沙发、切糕级等。本文主要以第三类网络用语为研究对象,指在聊天室和上网时常用的词语和符号,并被认可且运用于交际的网络用语。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
(2)大学生及语言表达的界定
大学生是指在大学注册入学和接受过各类形式高等教育的群体,包括全日制和在职学习两类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
语言表达是指在与人交流过程中运用的词语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语言表达包括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两种。
2、网络用语的研究综述
(1)目前对网络用语的研究和讨论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专家、学者从语言学等视角对网络用语的研究。最初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网络新词新语,后来逐渐涉及词汇学、文体学、语用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并综合了网络文化!网络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网络用语的定位、对待网络用语的态度、网络用语使用的现状、网络用语的未来、网络用语规范等多方面内容。
另一类则是以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为中心引发的讨论。参与这些讨论的主要有记者、计算机工作者、网民等等,当然也包括语言学家们。他们大多在自己的文章中发表自己对网络用语的看法,探讨对待网络用语应有的态度或介绍目前网络用语中一些有趣的现象等。这些研究和讨论已然为人们揭开了网络用语神秘面纱的一角;但网络用语兴起的时间尚短,其自身也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远不够成熟与完善,因此对网络用语的研究还有待于在网络用语的发展中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化。
(2)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2001年,语言学家克里斯特尔(D. Crystal)出版了《语言与因特网》(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这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完整的研究网络用语的著作。2004年,克里斯特尔在其著作《语言的革命》(The Language Revolution)中再次探讨了网络用语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当然,也有人批评网络语言及其影响。伯克茨()说,电子传播导致一种电报式的“苍白语言”。他预言像双关语、正话反说、反讽、戏谑这样精巧形式的语言日渐减少。波斯曼(N. Postman)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指出,符号可以无限重复、符号使用过于频繁导致符号狼琐化。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
国内学术界对网络用语的积极探讨、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始,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