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行为方面能起到主动的作用。只有解决了有关职工的愿望和动机的志向信念问题,才能使员工产生工作动力和劳动主动性。因此,在贯彻以人为本方针的过程中,突出人的志向信念,关注人的志向信念,即把以人为本的重点放在人的志向信念方面,就能抓住人的灵魂。
或许有的同志会说,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主要是指推行适合人性的文化,以激发人的创建力,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慧才智。笔者认为,此话不无道理。但同以人的志向信念为本并不冲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问题,人性就是人的本性,亦称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这说明,讲人性主要应讲它的社会性,而作为社会的人,没有志向信念是不行想象的。因为人的重大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受志向信念支配的。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关注并指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志向信念,将企业目标与个人志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为之努力奋斗,必定会激发人的创建力和聪慧才智。
另外,在抓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我们也肯定要留意对企业文化相识上一些误区,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企业文化政治化。
认为企业文化单纯就是在新时期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完全以贯彻中心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为主。在某些国有企业中,企业文化工作者必需是具有较强党性的党员干部,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个别人把讲奉献、学雷锋时刻挂在口上,并不考虑实际工作的效果。殊不知,企业文化最终的目的就是管好企业,创建更高效益,企业员工要讲奉献、讲艰苦奋斗,但也要讲价值的回报,要讲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建性。要学雷锋,要助人为乐,但也不能总让雷锋吃亏。
二、企业文化口号化。
有的企业,你走进大门,就会发觉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词铿锵的标语口号,如“团结”、“求实”、“拼搏”、“奉献”等。这本无可非议,但它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能否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能否真正地起到剧烈的凝合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有本企业的特色,唯恐连企业的决策者本身都说不清晰。这是把企业文化口号化、形式化的典型现象。
三、企业文化的文体化。
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于是纷纷建立舞厅,成立文娱团体、球队,并规定每月活动的次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客观来说,这些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它能增进友情、沟通感情,但这些可能是部分文体爱好者的事情,不能靠此去挖掘人才、发觉人才和留住人才,因为企业终归不是专业文体团体,这是对企业文化的浅化。
四、企业文化的表象化、僵硬化。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建美丽的企业环境,注意企业外观色调的统一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密,衣冠服饰的整齐大方,设备摆放的流线美丽。有人认为,企业文化一旦制定就长此以往,百年不变等等。殊不知企业文化也须要创新。
对企业文化相识的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以上几方面。除此之外,还有的认为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员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种种错误的看法,这些都是不全面、不科学、不深刻的。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经验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须要企业领导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育和发展。文化是要有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