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本试题考试内容 1、本试卷考核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二、三单元内容。 2、考查字、词的识记与理解。 3、考查有关古体诗、近体诗、新诗的有关常识及词的一般知识。 4、考查对诗词的鉴赏。 5、拓展考核。 6、作文。说明: 本试题难度比为 6:2:2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一) 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膝. (xī )盖翌. (yì )日剡. ( shàn )溪 B、敛. ( liàn )容樯. ( qiá ng )橹战栗. (lì) C、迁谪. (dí)豆寇. (kòu)憩. (qì )息 D、发酵. ( xiào)簇. (zú )新寥. ( liáo )廓 2 、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 ) A、漫江碧透.. (水深而清) 载. 笑载. 言(一边……一边……)中流击水.. (游泳) B、岁月稠. (多)激扬文字.. (文章)信誓旦旦.. (诚恳的样子) C、雄姿英发.. (英俊奋发)仓皇北顾.. (向北回头看) 樯橹.. 灰飞烟灭(桅杆和摇船的工具) D、千古风流.. 人物(有功绩又有文采)浪遏. 飞舟(阻止)流水汤汤.. (水势很大的样子) 3 、选出解说正确的一项( ) A、“可怜”现代的意思是令人同情,在“可怜体无比”这句诗中的意思是“可惜”。 B 、闻一多与徐志摩都是新月派诗人,前者有诗集《猛虎集》,后者有诗集《红烛》。 C、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称的诗体, 较少格律限制, 形式自由, 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又称古诗、古风。 D 、词一般有两段,在词中叫“片”,“片”就是“遍”,因此,词中的“遍”就是音乐乐曲的一段,上下两片就是由两段乐曲组成一个曲子。 4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所以后人的创作一般都是按调填词的,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0 篇, 故也称为“诗三百”。其中“国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诗经》的精华部分。 C、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D、莱蒙托夫与普希金都是俄国著名诗人,我国现代诗人牛汉也有《祖国》一诗。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6、“举洒欲饮无管弦”句子“管弦”借代音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 ) A、足下蹑丝履.. B、银瓶.. 乍破水浆迸 C、君当作磐石.. D、终岁不闻丝竹.. 声 7 、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分析,不合词的原意的一项是( ) A、这是回答别离人的提问,说自己天亮了要到一个怎样的地方去。 B、这是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渲染依依惜别之情。 C、这是预料自己酒醒后面对凄清的景色,更觉别后孤寂难受。 D、这是用凄冷的景色寄把自己凄苦的别情。 8 、选出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 ) A、梦游天姥吟/ 留别 B、这是/ 一沟/ 绝望的/ 死水 C、忆往昔/ 峥嵘/ 岁月稠 D、国破/ 山河在,城春/ 草木深 9 、依据古代诗歌的有关常识,就以下诗歌作品回答问题。(1) 《卖炭翁》(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 《离骚》(4) 《木兰诗》(5) 《春夜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