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页 共 25 页
3. 杠杆的分类:①省力杠杆: L1> L 2→F1< F 2 省力费距离
②L1< L 2 →F1> F 2 费劲省距离 ③L1= L 2→F1= F 2不省(费)力不省(费)距离。
没有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注:⑴判定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劲,或者做杠杆平衡类问题时,都要通过杠杆的力臂来判定。
为了驾驭力臂的关系,最好 先画出杠杆示意图 ,在图中把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都表示出来,便于判定。
⑵力臂画法口诀: 一找点 (支点) 二画线(力的作用线, 就是图中力的方向) 三作垂线段 (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垂线段的长度即是力臂。
⑶最小动力的求法:
① 先求最大动力臂: a:动力作用点确定了,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长即为最大动力臂;
b 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时,应看杠杆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
大动力臂。
② 再画最小动力:过动力作用点作最大动力臂的垂线,依据实际状况确定动力的方向。
4. 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 等臂杠杆
③特点:运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变更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①定义: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 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运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变更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运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变更动力的方向。
:首先依据公式 S=n h 或 n=(G 物+G 动)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依据(绳子固定端) “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详细要求组装滑轮。
6. 功的原理:
1、内容:运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干脆用手所做的功;即:运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留意志向状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知我们:运用机械要省力必需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需费劲,既省力又省距离的
机械是没有的。
③运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 但人类仍旧运用, 是因为运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 (滑轮组、 斜面)或者可以省距离(钓鱼竿) 、也可以变更力的方向(动滑轮) ,给人类工作带来许多便利。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志向机械(忽视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志向机械:运用机械时,人
们所做的功( F S) = 干脆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 G h)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公式:P=W/t
运用该公式解题时,功W的单位:焦(J),时间t的单位:秒(s),功率P的单位:瓦(W)。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3W
5、推导公式:P =Fυ;公式中P表示功率,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