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管理定量分析
第一节 管理与定量分析
问题
什么是管理?
1、管理及其职能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控制、激定义,一般不使用模棱两可的的语言来表达
三、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特征
3、客观性
分析的结果是独立于分析者的,不论是什么人,只要对相同的数据应用相同的方法都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对于相同的数据,分析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
分析者对同样的数据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相同或相近的结果,只要结果一致则表明分析结果有效。
第二节 管理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统计学
统计学的核心是统计数据分析,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出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管理学
管理学强调在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协调性,以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运筹学
运筹学强调以量化为基础的最优决策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强调在系统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全过程建模(仿真)、分析、预测、评价、决策的科学性,其科学方法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
第三节 管理定量分析的主要程序
建立模型
收集数据
选定指标
结果解释
求解仿真
分析过程
根据决策目标和准则选出若干能反映决策问题主要特征的指标,这些指标是将来建立模型的变量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完备的指标体系
一、选定指标
居民收入
商品价格
销售量
例:
消费倾向
指标体系建立后,对对象进行观察和试验、测量,通过各种调研手段收集数据,获取对象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将它们形象、生动、准确地表现出来供决策使用
二、收集数据
模型内涵
模型是介于理论与资料中间层次的东西,是理论与资料间的媒介。把理论与事实联系起来
是实际系统的简化描述,反映实际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同类系统的共性
是实际问题的抽象,通过对决策问题的抽象使问题变得可知
模型分类(见下表)
三、建立模型
4
建模要求
不能以简单和复杂作为标准来判定
正确的标准
模型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能够清楚反映决策问题
有足够的精度,与实际的误差要尽量小
模型尽量简单,容易求解
模型要完整和规范,规范的模型易于交流和推广
举例:生产函数
假定 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n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以下的形式:
该生产函数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组合 在每一时期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为Q。在经济学分析中,通常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这两种生产要素,所以生产函数可以写成:
建模方法
直接分析法
当决策问题简单明确时,可按问题的性质直接分析和构造模型。
举例1:%,%,某人买了一套80万元的住房,首付20%,公积金贷款10万元,其余的是商业贷款。如果公积金贷20年,商业贷20年,那他每个月应还银行多少钱(等额还款)?
举例2:某医药集团生产一种药品,固定成本为3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盒,售价为20元/盒。决策者关心的问题如下:
(1)此种药品的保本销售量是多少?(2)如果把药品销售单价提高为25元,其他因素不变,保本销售量为多少?(3)如果把单位变动成本提高到10元,其他因素不变,保本销售量为多少?(4)如果把固定成本提高到3600元,其他因素不变,保本销售量为多少?
解:根据保本销售量的定义: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售价,设保本销售量为x,则有
3000+5x=20x (*)
解此方程,有x=3000÷ (20-5)=200(盒)
根据(*)可以求出(2)为150盒、(3)为300盒、(4)为240盒。
系统模拟法
模型具有清楚的结构,但对其进行定量的描述却很困难,或者是构造的数学模型求解困难,此时可以借助同类结构的模型来解决问题
计算机模拟,可以反复进行,改变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比较容易
利用数据分析
当问题结构不清楚,但能够获得相关的数据,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了解决策问题的结构,再建立模型
途径:
利用统计方法
做出两个假设:第一,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来假设近似问题的结构;第二,在第一个假设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模型
任何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