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海南正能量(作文题材)
海口的哥建爱心车队每周日上午免费接送老弱病残者
常言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在海口却活跃着这样一支爱心的哥队伍,他们每个星期天用半天时间在省人民医院秀英住院部门口守候,免费接送老弱病残等需要帮助的人。有的同行取笑他们:“一帮傻子”,然而就是这帮“傻子”自发组织的“爱心车队”,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一年多来每个星期天早上8点至中午12点半坚守着。
据爱心车队队长龚银州告诉记者,爱心车队是2012年11月23日成立的。为什么会成立这样一个爱心车队,龚银州说,2012年中旬的一天,他和几个开出租车的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吴之长的师傅告诉他,其在省医院外等客时,一位60多岁的阿婆从医院走出来,吴师傅问阿婆需要打车吗,阿婆称口袋里没钱了就不打车了。吴师傅说没事,没钱这次就免费送,阿婆不相信,说没有这样好的事。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深深刺痛了吴师傅的心。吴师傅就把此次遭遇在聚会上和龚银州一说,龚银州认为开的士不仅仅只为了赚钱,他提议组建一个爱心车队,每周抽出半天时间,免费为老弱病残等需要帮助的市民服务。就这样在龚银州、邓华富、吴之长等爱心的哥发起下,爱心车队2012年11月23日成立了。
3月16日记者蹲点在“爱心车队”守候的省医院外。看到爱心的哥们见到抱孩子的或者老人和残疾人员,就主动上去打招呼,说提供免费乘车。从医院出来的这些乘客第一反应就是怀疑,的哥们非常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最后有的同意乘车,有的则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离去。
龚银州说,坚持一年多下来,讽刺嘲笑的人少了赞美的话多了,而且陆续有不少爱心的哥加入进来,目前爱心车队已经有了16辆车21名驾驶员。如果能有更多的出租车加入进来,这样就可以分成几个小车队到市区的各个医院去服务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了。
免费将市民送到目的地后,爱心的哥还帮忙将其搀扶到家。
人性之美!海南之美!
3月16日,《南岛晚报》在一版突出报道了海口一家兰州拉面馆店主马牙古拜拾6万元现金而不昧的感人故事,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当即批示点赞,称马牙古拜的善行义举体现了人性之美、海南之美,点滴汇聚,终成大海。
罗保铭在批示中还充分肯定了媒体对真善美的大力弘扬。他说:“南岛晚报舍得拿出版面突出宣传此事,体现了媒体鲜明的好恶观,体现了真善美的社会责任。我也要为此点赞!引领社会文明,弘扬核心价值观,第一时间报导平民百姓的善举、义美,是当下媒体人义不容辞的一份职业责任。我省的主流媒体近一个时间在这方面做了大量鲜活的报导,宣传了社会正能量,望宣传报导接地气,再接再厉鼓士气,推动海南深化改革、绿色崛起。”
邵波波琼海舍身救人抛出救生圈救同事自己溺亡
缓缓流淌的万泉河、龙滚河及九曲江汇合在博鳌,不远处,翻滚呜咽的海浪声低沉回荡。近两天的琼海,或是大雨滂沱,或是细雨迷蒙,似乎是怀念从安徽怀远县走出的邵波波,为他哭泣。
2月18日下午,琼海市博鳌镇鳌庄海鲜码头发生悲壮一幕:24岁的小伙邵波波,与几名同事合力救助一名被海浪卷走的同事,他抛出的救生圈救起了同事,自己却不幸被海水卷走溺亡。
“我们的孩子最懂事,总是为他人着想。看到别人落水,他不可能不去救。”邵波波的妈妈崔美云说。
工作刚刚稳定,再过一个多月的4月18日,就是邵波波24岁的生日……人生画卷刚刚展开,而他平凡的生命却戛然而止,定格成了永恒。
“他是我一辈子的好兄弟”
“赶了几天几夜的火车过来,我的孩子却再也不能说话……”在琼海市人民医院附近的一间旅馆里,崔美云靠着墙壁,眼泪止不住地滚落下来。邵波波的父亲邵恒云坐在床头,两眼通红,旁边的烟灰缸早已堆满烟头。
邵波波的同事廖龙紧抿着嘴唇,捧着锦旗,跪在床边,握住邵恒云的手,额头抵着他粗厚的手背,“我的命是波波救回来的,以后我会以波波的心来照顾你们。”
18日下午,廖龙和几名同事决定到博鳌看海。第一次看见大海的他在浅水处玩得高兴时,海水开始涨潮,廖龙被一个大浪冲走。另外两名同事立刻向他游去,但3人很快被大浪越冲越远。这时邵波波立刻跑到岸边,找来一个救生圈向3人游去。抓到邵波波的游泳圈后,3人浮在了水面上,而邵波波却被无情的海浪卷走……
廖龙低着头,喃喃地说,前一天,他们还商量着一起去买衣服。虽然两人并不经常共事,但在廖龙眼里,邵波波是热情开朗的好哥们,当赶火车没有坐票时,遇到空座位,邵波波一定会让给他坐,自己却铺张纸,坐在地上。“邵波波很重感情,你敬他一尺,他就会还你一丈。”这是邵波波的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
“他是我一辈子的好兄弟,我会帮他完成目标。”廖龙说,邵波波最大的目标,就是努力工作,让父母过上好生活。
“春节没有吃上团圆饭,是一生的遗憾”
邵波波13岁时,为了供3个孩子读书,不识字的父母不得不离开家,去靠苦力搬砖坯,去铁厂分拣破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