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两弹一星23位元勋.docx

格式:docx   大小:7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两弹一星23位元勋.docx

上传人:cxmckate1 2016/12/27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两弹一星23位元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两弹一星 23 位元勋 1、于敏,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 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 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2、王大珩, 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为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为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 、王希季, 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 1993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 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 4、朱光亚,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1994 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 5、孙家栋, 火箭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从事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与中远程导弹的总体设计工作, 任总体主任设计师; 参加领导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研制与发射;担任多种型号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负责绕月工程大系统的技术决策、指挥和协调,任总设计师。 6、任新民, 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 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等。 7、吴自良,物理冶金学家。 50 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 40X 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我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 60 年代, 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 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做出贡献。 8、陈芳允, 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专家。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做了开创性工作, 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多项国家急需的电子系统课题, 和合作者研制并参加组建成功我国人造卫星无线电测量控制系统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的新方案,并负责这一系统的研制和星地技术协调工作。 9 、陈能宽,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学家。在交叉学科的工程物理研究方面,为中国***、氢弹的研制从事爆轰物理、炸药工艺与炸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10 、杨嘉墀, 空间自动控制学家。 30 多年来, 多次参与我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 11 、周光召,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在中国第一颗***、第一颗氢弹和战略核武器的研究设计方面做了大量重要工作, 为中国物理学研究、国防科技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2 、钱学森, 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科学家。在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多领域取得出色研究成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3 、屠守锷, 火箭总体设计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 任副总设计师; 研制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 任总设计师; 研制洲际导弹和长征 2 号运载火箭,任总设计师。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