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当兵琐忆散文随笔.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当兵琐忆散文随笔.doc

上传人:雨林书屋 2022/3/2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当兵琐忆散文随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兵琐忆散文随笔
我当兵的时候,还不到十九岁。临去部队的那个晚上,在县剧场
看了一场县文工团的演出,记忆最深的一个节目,是《沂蒙颂》,一
位大嫂用自己的乳汁挽救了一个受伤战士的生命,表现了沂蒙山区人
当兵琐忆散文随笔
我当兵的时候,还不到十九岁。临去部队的那个晚上,在县剧场
看了一场县文工团的演出,记忆最深的一个节目,是《沂蒙颂》,一
位大嫂用自己的乳汁挽救了一个受伤战士的生命,表现了沂蒙山区人
民群众和人民军队之间的血肉之情。看完演出,我们就连夜乘船赶往
部队去。
部队真是一个大熔炉。经过部队的锤炼,当兵的人,都渴望进步。学****练兵、劳动、为人民服务,总是很自觉地形成你追我赶的竞赛气氛。就拿学****和劳动来说,在学****上,因为白天要进行紧张的训练,没时间学****很多战士都会利用晚上自觉到连队用于开会学****的教室去看书学****文化,即便是到了熄灯睡觉的时间,仍有人在蚊帐里打着手电在读书,这种学****的精神,也只有在部队的兵营里才会有。说到劳动,你得手快,不然你就抢不到扫把、锄头、粪桶等劳开工具,你空着手,再积极,也不及手里拿着家伙干活的人。这就是咱当兵的,比、学、赶、帮、超,正是从当兵的那里传出来,并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当然咱当兵的人,所追求的,还不止这些。
有两个爱好写作的,最令人感动。这两个战士,一个来自河北,另一个来自广西。在连队里,他们似乎有点***,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放在连队教室里。他们平常不太与人交流,有空就往教室里钻,而且经常是同时进教室,但互相其实不说话。河北籍的这位战士,坐在教室前排的座位上,广西籍的这个,则坐在教室的后排。坐下之后
1
就各自拿出一沓稿纸埋头书写起来。
据说他们一个在写长篇小说,另一个在写电影剧本。那个时候,军旅作家是十分令人向往的称号,吸引着有这方面志向的人。他们每天就这么坚持的写,但我们没有时机看到他们写作的最终成果。或许他们现在已经成功,加入了哪个作家协会也说不定。
部队生活,最令人兴奋的,是拉歌赛歌。在开大会、看电影或者在一些比较大的活动开始之前,各连队总要唱唱歌,“暖暖”场。最初时是各唱各的,不久,就有不甘“寂寞”的指挥,把手一挥,指向了别的连队:“XX连唱得好不好?”
战士们都大声回应:“好!”
又大喊:“再来十个八个要不要?”
更大声的回应;“要!”
接下去就是鼓掌,掌声随着指挥的手式高低急缓,上下起落,场面一下就沸腾起来。各个连队,互相呼唤,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看谁分贝高,比哪个声音响亮。年轻的战士们,情绪高昂,青春涌动,热情被不断地调唤出来。会场里,成了歌的海洋。
最令人心跳的,是紧急集合。晚上睡得好好的,紧急集合的哨声突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