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另一方面当然就是学术意外的东西了,光德兄李教授年逾花甲,却还愿放下身材,与我们称兄道弟,开诚布公,这让我们非常感动。而且光德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学方法独具匠心,语言风趣幽默,经常能让我们忍俊不禁。课堂气氛非常活泼。在光德兄钢杆弟子qq群上,常常可以看到李教授写的一些东西,让我们感慨颇深。光德兄在课堂上也教给了我们,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在高校里面是不多见的,李教授做人力求完备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个收获,当然是学术上的。在上《书法艺术鉴赏》课之前,我对书法艺术的相识相当肤浅,仅仅知道什么样的字是好看的,另外也就知道一些常见的几种字体而已。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终于对书法有了更深的了解,不至于贻笑大方了。每堂课,光德兄会在黑板上挂上几幅书法作品供我们观赏,然后讲解,介绍。;这种做法使我们离书法艺术更近,而不是像其它班那样仅仅是展示几张图片而已,这样不显得那么空洞,枯燥。总之,通过这堂课,对我来说,光德兄扫盲’的目的确定是得到了的,今后与人谈论书法艺术方面的东西时,应当能谈上几句了。
《书法艺术鉴赏》是一门人文素养选修课,当然不会有多高的要求,对许多人来说,不过是间或光顾一些,凑凑学分罢了,但我不这样对待,这些课旨在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水平,而且当代高校生的人文素养水平的确有待提高,许多人连汉字都不能写的工整好看,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听这类人文素养课,在学习学问,拓宽视野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做人的境界。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能够遇到几位良师益友,的确是特别幸运的事情,祝福光德兄身体健康,早日完成他人生第三阶段的目标,但愿自己以后能多遇上几个这样的良师益友。
书法鉴赏心得体会篇三
前些日子逛书店时,买了本《楷书技法与指导》的书,粗粗的阅读了一遍,对里面谈到的关于书法观赏的内容有了爱好。
书法家沈尹默说过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绚丽,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观赏,心畅神怡(《书法论从》)。的确,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往往能令人百看不厌,心旷神怡,爱不释手。像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的宠爱一样,甚至都到了自私的陪葬的地步。
书法观赏它本身有肯定的规律:
首先书法是属于视觉艺术,它主要是通过作品对视觉的冲击而产生的。因此在观赏上要留意反复不断的欣赏玩味。
其次,书法观赏的能动性。书法观赏是主动的、能动的,怎么理解呢?书法的观赏也要像美术、音乐作品的观赏一样,离不联想和想象。假如观赏者仅仅像认字一样看待书法作品的话,我想他只要把作品年成是一些刻板抽象的符号,而没有任何美感而言。因此在观赏书法作品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联想和想象,充分的体验作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用笔铺毫,体会每一个急慢快缓的动作,这样才能充分体验书法的节奏、美感。
第三,书法观赏的主观色调。书法作品的观赏是一种艺术的再创建,因此观赏者不同的文化程度,性情气质,审美阅历等都会对作品产生不同的看法,正所谓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同时书法的审美标准也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点画的线条美
书法家运用提按、顿挫、轻重、粗细、强弱、徐疾等用笔的技巧,结全用黑的枯